
孩子腹泻是让家长揪心的常见问题,护理不当不仅会延长病程,还可能引发脱水、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下面从补水、饮食、卫生等关键方面,为家长们详细讲解小儿腹泻的护理要点。
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是关键
科学选择补液方式。口服补液盐是腹泻补水的首选。它按照人体所需的电解质比例调配,能有效补充孩子腹泻时丢失的钠、钾等成分,维持体内水盐平衡。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比例冲调,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服。比如每次喂10~20毫升,每隔几分钟喂一次,让孩子的肠胃慢慢吸收。
避免错误补水方式。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腹泻后多喝白开水就行,这种做法其实存在风险。白开水只能补充水分,无法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反而可能稀释血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加重脱水。如果孩子抗拒口服补液盐的味道,可以尝试自制米汤加盐溶液:用500毫升米汤加1.75克盐(约1/2啤酒瓶盖的量),同样少量多次喂食,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电解质作用。
密切观察脱水症状。家长要学会识别孩子脱水的早期迹象。轻度脱水时,孩子可能出现口唇干燥、尿量比平时减少、哭的时候眼泪变少等表现;重度脱水则会有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等症状。一旦发现孩子有脱水迹象,要立刻增加补水频率;若症状严重,必须马上送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合理调整饮食,保障营养,助力恢复
母乳喂养宝宝的饮食安排。母乳喂养的宝宝在腹泻时,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还含有增强宝宝免疫力的抗体,对恢复健康很有帮助。可以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按需喂养,让宝宝从母乳中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辅食宝宝的饮食选择。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主食可以选择稀粥、软烂的面条,这类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水果方面,蒸苹果泥是不错的选择,苹果中的果胶经过蒸煮后,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要避免给孩子吃油炸食品、冰激凌、辣条等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胃,加重腹泻症状。
避免过度节食。有些家长担心食物会刺激孩子肠胃,选择长时间禁食,这种做法不可取。孩子在腹泻期间身体消耗大,长时间不进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恢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食欲和消化情况,循序渐进地调整饮食。孩子刚开始腹泻时,可以先从流食(如米汤、稀粥)开始,等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烂面条、蔬菜泥),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注重卫生防护,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做好便后清洁。孩子排便后,家长要第一时间用流动水和肥皂认真清洗双手,至少揉搓20秒,彻底清除手上沾染的病菌。给孩子清洁臀部时,动作要轻柔,用柔软的毛巾或婴儿专用湿巾从前往后擦拭,防止肛门周围的细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擦拭后可以涂抹适量的护臀膏,保护孩子娇嫩的皮肤。
严格消毒餐具。孩子使用的奶瓶、餐具是病菌容易残留的地方,每天都要进行彻底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消毒,将餐具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煮10~15分钟,就能杀死大部分病菌。如果是不耐高温的塑料制品,可以使用专用的餐具消毒液浸泡消毒,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孩子居住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流通起来,降低室内病菌浓度。孩子的衣物、被褥要勤换洗,换下的衣物及时清洗,清洗后放在太阳下暴晒,紫外线能有效杀灭附着在织物上的病菌,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
小儿腹泻护理关键在于细节把控,及时补水防脱水、合理饮食保营养、注重卫生防感染,三者缺一不可。家长需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排便情况和身体反应。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脱水加重等异常,要立即就医。科学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助力孩子早日康复,让孩子在舒适的护理中恢复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