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磊  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692

肩袖损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运动损伤,在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肩袖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如袖子一样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在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如果肩袖出现了损伤,就会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肩袖损伤应该怎么进行康复训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康复训练的原则

循序渐进

肩袖损伤的恢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训练的强度与难度要随损伤程度、恢复程度、个体的身体素质逐步加大。由简单的训练入手,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以防止因训练而造成二次伤害。

注重无痛训练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坚持无痛的原则。在锻炼时,若感觉到疼痛,必须马上中断,并对引起痛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剧烈的运动、不正确的动作或受伤尚未痊愈,都会导致疼痛。

结合理疗和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相配合的康复训练能提高疗效。物理治疗主要有热敷、冷敷、超声波、电疗等,具有减轻疼痛与炎症、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愈合等作用。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康复训练方法

急性期(0-2周)

受伤后的急性阶段,要尽可能地避免肩关节的过度运动、举起重物、剧烈运动以及过度外展和外旋等动作。为了让肩膀保持中立位置,可以采用肩部支架或背带来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减少肩部的压力。为了保持肩部运动的灵活性和预防关节粘连,应尽可能在疼痛许可的情况下采用被动运动。可借助他人或辅助工具进行锻炼,例如摆式运动:患者弯腰,让患侧上肢自然下垂,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划圈,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滑车练习:将滑车固定在门边,用手抓住滑车绳索的两端,用健侧手牵着绳索,使患侧手做上举、外展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10-15次。

恢复期(2-6周)

主动辅助活动训练

包括前屈上举运动,患者取站位或坐位,双手抓住浴巾一端,用健侧手将毛巾往上拉,带动患侧手做前屈上举,到达最大活动幅度后维持1-2秒,再慢慢下降,重复10-15次,每日2-3组。还包括外展锻炼,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将患侧上肢置于身体两侧,用健侧手扶住患肢肘部,慢慢地将患侧上肢外展至90°,维持1-2秒钟,再慢慢下降,一次10-15个,每日2-3次。

肌肉拉伸训练

包括冈上肌拉伸,患者站立,患侧上肢自然垂下,健侧手抓住患侧腕部,用力牵拉冈上肌,持续15-20秒,再慢慢放松,重复3-5次,每日2-3组。肩胛下肌拉伸:患者站立,患侧上肢弯曲90°,肘部抵于胸部,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腕部,用力将患侧上肢往上提,以牵拉肩胛下肌,维持15-20秒,再慢慢放松,每日2-3组,每组重复3-5次。

等长收缩训练

采用不同角度的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加强肩关节强度的前提下,防止因关节运动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具体的锻炼方式是:用力收缩肩部肌肉,对抗固定的阻力(如墙壁、桌子等),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每日2-3组。训练方向包括前屈、外展、内旋、外旋等。

强化期(6-12周)

逐步向主动的运动锻炼转变,也就是患者能够自主地进行各种运动,例如:前屈、后伸、外旋、内旋等。在练习中要注重准确、协调,避免代偿动作的出现。

可以使用哑铃、弹力带等阻力练习来锻炼肩部肌肉。在抗阻运动中,应从小阻力开始,然后逐步加大阻力及强度。通过模仿动作、穿衣、梳头、提重物等活动,锻炼肩部的功能。在练习中要注重安全、合理,防止力量过大、姿势不当等问题。

恢复期(12周以后)

坚持进行肩部肌力与拉伸训练,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及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运动的强度、次数要根据个体状况而定,但要注意不要过量。还要注意正确的坐姿、站姿与走姿,不要长时间低头、弯腰、含胸等,以减轻肩部负荷。

肩袖受伤的恢复训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针对受伤的不同时期及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中要做到安全、准确、持久,并与平时的生活管理相配合,以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