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2025年7月28日国家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会刺激年轻人的生育欲望,改变当前严峻的人口形势。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生育率将会大幅提升,新生儿人口数量也会增加。我相信,每一位准妈妈都想孕育一位健康、聪明的宝宝,接下来,一起来认识一下智慧元素——“碘”。
为什么说碘是智慧元素
碘是一种卤族非金属化学元素,性质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以“智慧元素”著称。人体中的碘约80%-90%来自食物,90%以上的碘通过尿液排出,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含量虽然仅有20-50mg,但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如下:
甲状腺素在调节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特别是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两岁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神经元的发育依赖甲状腺素,若碘摄入不足会导致不可逆的脑发育迟滞(如地方性克汀病)。
妊娠期碘缺乏或过量的危害
妊娠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孕吐、尿碘排出增加、母体及胎儿发育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导致碘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妊娠期妇女是碘缺乏的高危群体。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妊娠期碘营养状况表明,即使在美国、欧洲、韩国、非洲等碘充足地区,妊娠期妇女仍然存在碘缺乏风险,我国在2000年基本消除了碘缺乏病,但妊娠妇女仍然存在碘缺乏风险,因此,关注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向妊娠期妇女科普碘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研究表明,轻度至中度碘缺乏对母亲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孕妇甲状腺肿大以及后代不良神经发育有影响。重度碘缺乏时,母亲缺碘对胎儿和儿童智商有严重影响,增加婴儿和围产儿死亡、流产的风险。相反,碘摄入过量地区的妊娠妇女会增加妊娠晚期亚临床甲减的风险,甲减的患病率显著升高,同时还会损伤胎儿的甲状腺功能,造成新生儿甲减。
孕妇如何科学补碘
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肾脏碘排泄增加,以及胎儿碘需求增加,孕妇的碘需要量比非妊娠妇女显著增加。WHO推荐孕产期妇女碘摄入量为每天250 μ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产期碘摄入量为每天230 μg。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怀孕期妇女的碘状态与儿童智商之间正相关,孕前碘缺乏会导致后代认知功能较差。因此,育龄期女性,在备孕期获得足够多的碘摄入是至关重要的。备孕期间,为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碘营养状态,食用加碘盐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吃含碘盐,备孕期每天需要额外补碘 150 µg,补碘形式以碘化钾为宜。环境中的碘主要来源于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苔、海鱼、海虾等含碘量较高,是膳食补碘的另一重要途径。干海带的含碘量可高达240 mg/kg,干紫菜含碘量也可达48 mg/kg,开始补充碘的最佳时间是孕前至少3个月。
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前食用加碘盐,妊娠期应该继续食用加碘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减、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均可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但是,如果在食用加碘盐的基础上,补充含碘复合维生素,碘化钾的含量不应超过150 μg。对于孕产期甲亢患者,仍然可以食用加碘盐,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妊娠早期甲亢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应适当限制富含碘的食物和含碘复合维生素制剂;甲亢控制良好的患者,补碘建议应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相同。
碘缺乏及碘过量都会对母体甲状腺功能及子代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果您想要一位聪明、机智、健康的宝宝,应加强孕早期碘状况的追踪,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碘营养状况,采取合适的补碘措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