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宇宁  单位:大邑县沙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邑县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78

医院后勤安全是医疗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涵盖消防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等关键领域,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生命安全与医院正常运行秩序。不同于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后勤安全管理更侧重“事前预防、过程管控、隐患闭环”,需遵循特定原则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同时规避常见误区,才能为医院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明确后勤安全管理的核心原则与非原则做法,有助于后勤管理人员精准发力,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医疗工作平稳推进。

认识基础:医院后勤安全管理的“核心定位”

医院后勤安全管理指后勤部门依据医疗场所安全风险特点,对消防安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的风险防控、设施维护、应急处置等工作,核心作用是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为诊疗活动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管理工作需围绕“预防为主、规范操作、闭环管控”制定原则,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无漏洞、可追溯”。

明确核心:医院后勤安全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

第一项是“风险导向原则”

管理工作需以医院后勤领域的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例如,住院楼、手术室等人员密集且有氧气管道的区域,需重点强化消防安全巡查与防火设施配置;污水处理站、地下室储油间等有限空间,需优先排查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缺氧等风险,确保管理措施与实际风险精准匹配,避免“无的放矢”的无效管控。

第二项是“规范操作原则”

所有后勤安全相关作业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与医院制度。消防安全方面,消防设施检查需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执行,每月检查灭火器压力、消火栓供水情况,每季度测试火灾报警系统;有限空间作业需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作业前检测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气体浓度,作业中配备监护人员与应急设备,杜绝违规操作引发事故。

第三项是“动态维护原则”

定期对后勤安全设施、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与更新。一方面需及时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如每半年对消防水泵进行启动测试,每年对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进行性能检测,损坏设备立即更换;另一方面需根据法规更新与风险变化调整制度,如新版《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出台后,及时修订医院消防巡查流程,确保管理措施始终符合最新要求。

第四项是“应急保障原则”

建立完善的后勤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消防安全,需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报警、疏散、灭火分工,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灭火器、消火栓使用方法;针对有限空间作业,需备好应急救援器材(如救生索、正压式呼吸器),制定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快速响应、减少损失。

辨析非原则:三类易混淆的“非原则做法”

1.形式化巡查

仅完成“打卡式”检查,未实质排查隐患。例如,消防巡查仅记录“设施完好”,未实际测试灭火器压力、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有限空间作业前未现场检测气体浓度,仅填写“检测合格”记录,违背规范操作与风险导向原则。

2.统一化管控

不区分风险等级“一刀切”管理。例如,对行政办公室与危化品仓库采用相同的消防安全巡查频率,对通风良好的设备间与密闭的污水井采用相同的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导致高风险区域管控不足、低风险区域资源浪费,违背分类管控与风险导向原则。

3.静态制度

安全制度制定后长期不更新,设施维护“一劳永逸”。例如,医院新增核磁共振设备后,未同步更新消防设施配置要求;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装备超过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未按新规更换,违背动态维护与应急保障原则。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