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君玲  单位:广西江滨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30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感到身体不适,一些轻微症状可能稍作休息就能缓解。然而,当黄疸、腹痛、乏力这三种症状同时出现时,就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肝胆疾病发出的 “危险信号”。了解这些症状背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肝胆疾病的 “三连击”!

症状背后的 “隐形杀手”—— 肝胆疾病

(一)黄疸:皮肤和眼睛的 “黄色警报”

黄疸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同浓茶一般。这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红细胞衰老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它在肝脏中经过代谢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当肝脏出现问题,如肝炎、肝硬化,导致肝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或者胆管出现梗阻,如胆管结石、胆管癌,使得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就会反流入血,从而引发黄疸。

(二)腹痛:腹部的 “无声抗议”

肝胆位于人体右上腹,当出现疾病时,右上腹疼痛是常见症状。胆囊炎发作时,疼痛可能较为剧烈,呈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绞痛,还可能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胆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刺激胆囊或胆管,也会引发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而肝癌患者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出现肝区隐痛、胀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剧。

(三)乏力:身体的 “能量告急”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合成、储存和分解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当肝脏功能受损,营养物质代谢出现障碍,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供应,就会感到疲倦乏力。此外,肝胆疾病还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乏力症状。同时,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和睡眠质量下降,也会让人精神萎靡、全身乏力。

常见肝胆疾病类型及特点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其中,乙肝和丙肝危害较大,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除了出现黄疸、腹痛、乏力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胆囊炎和胆结石

胆囊炎常与胆结石并存,结石的存在容易引发胆囊炎症。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结石嵌顿在胆囊管,会诱发胆囊炎发作,导致右上腹疼痛加剧。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使胆囊功能受损,影响胆汁的储存和排泄。

(三)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肝脏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会出现黄疸加深、腹水、脾肿大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内分泌紊乱,如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等。

(四)肝癌

肝癌是肝脏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除了黄疸、腹痛、乏力外,还可能出现消瘦、发热等症状。肝癌的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科学护理,助力康复

(一)饮食护理:“吃” 出健康肝脏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油腻、油炸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胆负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保证蛋白质供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但对于肝性脑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免诱发病情加重。

(二)休息与活动:劳逸结合促恢复

充足休息:患病期间,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疾病,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每天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卧床休息时,可以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黄疸、腹痛、乏力这三种症状如同肝胆疾病的 “信号灯”,提醒我们关注自身健康。当这些症状出现时,不要惊慌,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大家能对肝胆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守护肝胆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