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巧志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15

对于许多慢阻肺患者而言,最大的困扰是持续的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咳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虽然慢阻肺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科学规范的长期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缓肺功能下降,从而显著提升生活品质。

一、规范用药与定期复诊

坚持规范用药

重要性:医生处方的吸入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保持气道通畅的核心。它们直接作用于肺部,起效快、副作用小。

方法:严格遵医嘱,每天定时、定量使用。即使感觉症状好转,也绝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如气雾剂、干粉吸入器),确保药物能真正进入肺部。可定期请医生或药师检查您的吸入方法。

定期复诊,监测肺功能

频率:通常每1-3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6个月一次。急性加重后需及时复诊。

目的:让医生评估病情控制情况,调整用药方案。肺功能检查是评估气流受限的“金标准”,就像高血压患者要量血压一样,需要定期监测。

二、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呼吸

方法:用鼻子缓慢吸气(约2秒),然后像吹口哨一样,缩拢嘴唇,缓慢呼气(约4-6秒),呼气时间是吸气的2-3倍。

时机:在走路、上楼梯等感到气短时随时练习。每天可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

作用: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帮助排出更多残留气体,改善通气。

腹式呼吸(膈肌呼吸)

方法:放松肩颈部,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用鼻子吸气,感受腹部鼓起(胸部的手不动);缩唇呼气,感受腹部自然凹陷,帮助膈肌上移。

作用:加强膈肌力量,提高呼吸效率,减少辅助呼吸肌的无效工作,节省体力。

有效排痰

方法:先缓慢深吸气,屏气2-3秒,然后用腹肌力量用力咳嗽(2-3声短促咳嗽),而非喉咙发力。咳嗽前可喝杯温水,或先做呼吸锻炼稀释痰液。

目的: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风险。

三、体力活动与运动康复

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时轻微气短是正常的,以能正常交谈为度。

推荐运动:

上肢锻炼:坐位下举小哑铃(500克-1公斤)、拉弹力带等,增强辅助呼吸肌力量。

下肢锻炼:步行是最佳选择。可从每天5-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30分钟。平地慢跑、踏固定自行车也可。

综合训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舒缓,能改善平衡力和整体耐力。

氧疗:如医生建议您进行长期家庭氧疗(通常指静息时动脉血氧分压≤55mmHg或血氧饱和度≤88%),请务必遵医嘱,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特别是在活动和睡眠时。这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四、健康生活方式与环境

绝对戒烟,远离二手烟: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病因,继续吸烟会加速肺功能恶化。

避免环境刺激:雾霾天减少外出,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厨房油烟、粉尘、刺激性气体。

预防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在感冒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保暖,勤洗手。

合理饮食:

保证能量与蛋白质:呼吸本身耗能大,应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蛋、奶、瘦肉),维持体重,避免消瘦。

适量碳水化合物: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因其代谢产生较多二氧化碳,可能加重呼吸负担。

多喝水: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保证休息,调节心态:疾病可能带来焦虑、抑郁。保持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与家人朋友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五、识别与应对急性加重

识别信号:痰量增多、变脓变黄、气短显著加重、伴有发热或全身不适。

应急措施:立即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按医嘱准备应急药物(如短期加用口服激素或抗生素);适当增加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次数;休息,并增加氧流量(如医嘱允许)。

六、结语

与慢阻肺共存,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长期管理。请您记住,居家康复的四大支柱是:规范用药、呼吸锻炼、适度运动和健康生活。将这些小贴士持之以恒地融入日常,您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呼吸,减轻症状,减少住院,享受更有活力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