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金明  单位:湖南省嘉禾县普满乡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290

全球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中国作为高感染率国家,成人平均感染率达50%-60%,部分地区甚至突破60%。这种定植于胃黏膜的螺旋形革兰氏阴性菌,已成为引发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一、生存机制

幽门螺杆菌凭借螺旋形结构与鞭毛,可在胃黏膜层自由穿梭。其核心生存策略在于分泌尿素酶,将胃内尿素分解为氨,中和胃酸形成碱性微环境,如同在强酸中搭建“防护罩”。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已知唯一能在胃内长期存活的微生物,普通胃酸无法将其杀灭。

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30%出现明显症状,其余70%成为无症状携带者。这种隐蔽性导致感染者长期未被察觉,持续向环境排放细菌,形成传播链。

二、传播路径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深度接吻等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家庭聚餐时,唾液交换可使细菌在成员间快速扩散。上海长海医院团队调查发现,家庭感染率高达71.2%,显著高于个体感染率。

粪口传播:感染者粪便中携带的细菌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健康人接触即可感染。农村地区因卫生条件限制,感染率较城市高出15%-20%。

特殊场景:嘴对嘴喂食婴幼儿、咀嚼食物后喂食等传统习惯,使儿童成为高危群体。我国儿童平均感染率虽低于成人,但家庭内传播导致12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仍达20%-30%。

三、从炎症到癌变的“渐进杀伤”

胃黏膜损伤:细菌定植后持续刺激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患者常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协同胃酸侵蚀导致溃疡形成。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90%;胃溃疡患者中检出率达70%-80%。

胃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长期感染者胃癌风险较普通人高2-6倍,约1%-3%的感染者最终发展为胃癌。病理过程通常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全身影响:

缺铁性贫血:细菌竞争铁元素并影响胃酸分泌,导致铁吸收障碍。

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冠心病风险。

皮肤病:与慢性荨麻疹等免疫相关皮肤病存在关联。

儿童发育:感染儿童易出现营养不良、身高体重增长迟缓。

四、精准检测揭开真面目

尿素呼气试验:首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患者口服含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若胃内存在细菌,其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标记二氧化碳会随呼气排出。检测灵敏度达95%以上,C13正常值为0-4‰,C14为0-100dpm。

粪便抗原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细菌抗原确诊,适合儿童及无法配合呼气试验者。

胃镜活检: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学检查,可同时评估胃部病变程度。

血清学检测:检测血液中抗体,但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五、规范治疗:四联疗法的“歼灭战”

我国《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铋剂四联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创造作用环境。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保护胃黏膜,直接杀灭细菌。

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合使用可降低耐药风险。

治疗要点:

疗程14天,根除率可达85%-94%。

首次治疗失败将显著增加后续耐药风险,需进行药敏试验调整方案。

大剂量二联疗法(高剂量PPI+阿莫西林)作为新选择,根除率超90%,且用药种类减少。

治疗期间需戒酒、避免辛辣饮食,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六、科学预防

分餐制:家庭用餐使用公筷公勺,餐具定期煮沸消毒15-20分钟。

饮食卫生:不吃生食,蔬菜水果洗净削皮,肉类彻底煮熟。避免食用路边摊不洁食物。

口腔清洁: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更换牙刷。口腔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达60%,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细菌定植。

高危人群筛查: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建议每年进行呼气试验检测。

儿童保护:除非存在明确症状,14岁以下儿童无需常规筛查。家长感染后应及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科学检测、规范治疗与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阻断其从炎症到癌变的演变路径。面对这一“胃病元凶”,既无需过度恐慌,也不可掉以轻心及时行动,守护胃部健康,从了解幽门螺杆菌开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