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红萍  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7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而急性加重期则是病情突然恶化的阶段,患者会出现咳嗽加剧、咳痰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激素应用是重要手段之一,但激素使用的时长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使用时间过短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炎症,过长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那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激素到底该用多久?又有哪些关键治疗要点呢?

激素使用时长:并非越长越好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期,激素治疗主要目的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气流受限,进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关于激素使用的具体时长,经过大量临床研究以及实践后,目前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共识,对于大多数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轻度至中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通常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方式进行治疗,疗程一般是5天左右,这是因为短期使用激素(5天)和较长疗程(如10-14天)相比,在改善患者症状、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是相当的。但短期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高血糖、高血压、骨质疏松、胃肠道不适等情况。

对于那些需要住院治疗的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特别是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激素使用时长可能要适当延长,但一般也不建议超过14天,具体的用药时长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由医生进行个体化调整。

激素使用时长的依据:循证医学的支持

确定激素使用时长不是凭空决定的,而是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不同疗程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一项纳入多个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使用5天口服糖皮质激素与10-14天疗程在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5天疗程组患者出现高血糖、感染等不良反应比例明显低于长疗程组。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制定激素使用时长提供有力依据,也说明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缩短激素使用疗程是更优选择。

激素的给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激素给药方式主要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

对于轻度至中度急性加重的患者而言,口服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的方式,常用药物如泼尼松龙等,口服给药比较方便且患者依从性良好,并且与静脉给药在疗效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对于重度急性加重情况,尤其是无法口服药物(如有严重呕吐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或者伴有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采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等患者病情稳定且能够耐受口服药物之后,再逐渐转为口服给药,同时逐渐减少剂量直到停药,以此避免病情出现反跳。

关键治疗要点:综合管理是关键

抗感染治疗:感染属于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中包含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况。对于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状况的患者,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来展开治疗,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挑选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应用。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以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对用药剂量和疗程作出相应调整。

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进而缓解气流受限,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包含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一般采用吸入给药这种方式,起效快速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在急性加重期,可适度增加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频率和剂量,以此快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氧疗:对于伴有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而言,氧疗是重要治疗措施,通过给予氧气吸入的方式维持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在88%-92%之间,以此避免组织缺氧导致的器官功能损害。氧疗方式包含鼻导管吸氧以及面罩吸氧等多种类型,医生会依据患者的血氧水平来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总而言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的时长要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因素来综合判断,通常以5-14天为适宜。与此同时,还应结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应用、氧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给出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以及随访,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