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一项重要的医疗检查——足跟血采血,成为了新生儿出生后不可或缺的一环。
足跟血采血的目的与具体操作
新生儿足跟血采血目的在于筛查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在新生儿期症状隐匿,若未及时诊治,会严重危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智力发展与生命安全。通过采血筛查能早发现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保障新生儿健康。
具体操作方面,一般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左右,且充分哺乳(至少6次母乳喂养)后进行,以提高筛查准确性。医护人员在新生儿足跟部位轻轻采集几滴血样用于化验分析。因足跟部位神经分布少,采血过程通常不会让新生儿感到强烈疼痛。
足跟血采血在早发现早治疗中的作用
1.及早发现隐匿性疾病
足跟血筛查是新生儿健康的重要防线,能及早揪出隐匿性疾病。新生儿期,有些疾病悄无声息,却暗藏危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若未及时发现治疗,会影响孩子内分泌,对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破坏,包括性发育异常、身材矮小等不可逆损伤。而足跟血筛查就像敏锐的“健康侦察兵”,在疾病潜伏期精准定位,为后续诊断和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让新生儿在未受严重伤害前得到救治,保障其健康成长。
2.预防残疾与智力损伤
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如不及时干预,会给新生儿带来智力损伤、身体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以苯丙酮尿症为例,患儿出生时看似正常,随着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会损伤神经系统,导致智力低下。足跟血筛查能在早期确诊,通过调整饮食,严格控制苯丙氨酸摄入,可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预防智力残疾和身体发育迟缓。这一筛查为新生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避免因疾病致残,让他们能正常融入社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3.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新生儿疾病治疗成本高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像某些罕见病,长期治疗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少家庭因此负债累累。足跟血筛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在疾病较轻时介入,治疗难度和成本大幅降低。对家庭而言,减少经济压力,让生活回归正轨;对社会来说,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减少因残疾产生的长期照料负担,使社会资源更合理分配,促进社会整体福祉提升。
家长应如何配合足跟血采血工作
1.提前了解采血相关信息
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前,可通过向医护人员咨询、查阅科普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足跟血采血的目的、流程、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知晓采血是为了筛查多种先天性疾病,一般在宝宝出生72小时后且充分哺乳6次后进行。了解到这些信息,家长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不熟悉流程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进而更从容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确保采血过程顺利进行。
2.做好采血前准备工作
采血前,家长要确保宝宝处于舒适状态。提前喂饱宝宝,避免因饥饿哭闹影响采血。注意保持宝宝脚部温暖,可适当用温水擦拭或包裹,促进血液循环,使采血时更容易采集到足够血量。准备好宝宝的衣物,以便采血后能迅速为其保暖。家长自身也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将紧张情绪传递给宝宝,用温和的语言安抚宝宝,营造轻松的氛围,为采血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血时积极协助医护人员
采血过程中,家长应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协助固定宝宝的身体和脚部,确保采血部位稳定。轻轻握住宝宝的小腿,避免其乱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防止弄伤宝宝。若宝宝因疼痛哭闹,家长可用温柔的声音安抚,或通过轻轻抚摸头部等方式给予宝宝安全感。不要在采血现场表现出过度担忧或指责,以免干扰医护人员操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