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丹  单位:资阳市中心血站  发布时间:2025-06-24
9

无偿献血是救人性命的重要举措,许多人愿意贡献出自己的爱心,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捐献的血液在血站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关卡,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输注到患者身上。血液的检测过程复杂且严格,主要包括血液传染病筛查、血型检测、转氨酶检测等多项检查,确保每一袋血液都符合临床输血标准。本文将带您走进献血后的血液检测过程,了解这些检测关卡如何保障血液的安全。

1.血液传染病筛查

1.1HIV(艾滋病病毒)检测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HIV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了防止感染艾滋病的血液进入血库,每一袋献血都会经过HIV检测。血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检测(NAT)技术,筛查血液中的HIV抗体和病毒核酸,能在病毒潜伏期初期就发现感染者,确保献血者的健康状况未受到病毒侵害。

1.2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

丙型肝炎是一种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使得许多献血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够引起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为了避免将携带HCV的血液输送给患者,献血后的血液必须经过HCV抗体和病毒核酸(NAT)检测。

1.3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病毒,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为避免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导致输血传播疾病,血站对献血后的血液样本必须进行HBV表面抗原(HBsAg)和病毒核酸(NAT)检测,确保献血者未感染乙型肝炎,从而保障血液的安全使用。

1.4TP(梅毒螺旋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梅毒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输入含梅毒螺旋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均可导致梅毒传播。血站实验室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献血者捐献血液中是否含有梅毒螺旋体,检测不合格血液不可用于临床。

2.血型检测

2.1ABO血型系统检测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血液的血型在输血过程中至关重要,必须保证血型相匹配,因为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会导致溶血,从而危及生命。因此,血站对献血者血液必须进行ABO血型检测,确保与患者血型匹配。

2.2Rh血型检测

Rh血型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的一种,与ABO血型一起构成了临床上最重要的两种血型系统,通过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Rh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Rh血型对输血安全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孕妇,Rh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儿溶血。因此,血站对献血者血液必须进行Rh血型检测。

2.3不规则抗体筛查

血液不规则抗体筛查是输血前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主要是筛查ABO和Rh血型系统外的其他血型抗体,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溶血发生风险。

3.其他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ALT是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可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ALT值升高提示肝细胞可能有损伤,血站检测ALT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受血者感染疾病和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助于筛选出健康的血液,保障输血安全。但需注意的是,ALT的波动与过度运动、熬夜、饮酒等生理因素有关,献血前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语:

无偿献血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涉及的各项检测不仅是为了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更是对献血者健康的一种责任。每一袋血液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只有血液经过上述的各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才能用于临床输血治疗。通过这些严格的检测关卡,血液得以安全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我们为社会捐献血液的同时,也应当了解背后的医学技术和检测手段,让我们更加信任这一宝贵的无偿血液捐赠过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