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莉  单位:靖西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42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嘴角歪斜,眼睛闭不紧,甚至连喝水时都会漏出来。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面瘫(医学名称为“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门诊里常见的病症之一。许多人一旦出现面瘫,往往十分紧张,甚至误以为是“中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面瘫?常见原因有哪些?在护理和日常生活中又该注意什么呢?本文将从通俗角度为大家做一次系统的解读。

什么是面瘫

面瘫是由于面神经受损或功能障碍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面神经支配表情肌,如皱眉、鼓腮、闭眼、咧嘴等。受损后,患者会出现面部表情不对称、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说话漏风、吃饭漏食等症状。

面瘫可分两类:

中枢性面瘫:多由脑卒中、颅脑外伤或脑肿瘤引起。口角歪斜明显,但仍可皱眉或闭眼。

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由面神经炎、病毒感染或受凉引起。整个面部运动受限,眼睛闭不紧,眉毛也抬不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面瘫

受凉因素:不少患者常常在天气骤冷、洗冷水脸或夜间吹风后突然出现面瘫,这就是俗称的“受风引起”。受凉会导致面神经局部血管痉挛、水肿,从而压迫神经,导致面瘫。

病毒感染: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都可能侵犯面神经,引起炎症反应和损伤,导致所谓的“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在面瘫发作前还会出现耳后或面部疼痛。

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若突然口角歪斜,应警惕脑卒中。这类中枢性面瘫常伴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外伤或肿瘤:颅底骨折、颅脑手术损伤或桥小脑角区肿瘤,也可能损伤面神经,引起面瘫。这类病因相对少见,但病情更复杂。

其他因素:例如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中耳炎、乳突炎)等,也可能导致面神经功能障碍。

面瘫会带来哪些困扰

外观变化:口角歪斜、表情僵硬,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进食困难:喝水漏出、咀嚼无力,影响正常饮食。

眼部并发症:眼睛闭合不全,易导致角膜干燥甚至角膜炎。

发音障碍:口齿不清、漏风,尤其发“b、p、m”等音明显。

心理影响:部分患者因容貌改变而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

护理与康复要点

护理在面瘫恢复中非常重要,可分为急性期与康复期:

1.急性期(发病后1周内)

保暖防风:避免受凉,睡觉可戴护具或口罩。眼部保护:白天用人工泪液或滴眼液,夜间戴眼罩防干燥。心理安慰:家属和护士应耐心解释,大多数周围性面瘫预后良好。

2.康复期(1周后至恢复期)

面部功能训练:皱眉、鼓腮、吹口哨、抬眉等动作,每天多次,轻柔为宜。面部按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物理治疗:部分医院采用针灸、电刺激等辅助康复。

3.饮食护理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营养均衡:多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有助神经修复。慢咀嚼:用吸管饮水,防呛咳。

4.特殊护理

中枢性面瘫:注意合并脑卒中风险,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防跌倒。长期不愈患者:定期随访,排查潜在肿瘤或慢性疾病。

哪些情况需要警惕?

虽然大多数面瘫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能够恢复,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

1.突发口角歪斜伴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警惕脑卒中。2.面瘫伴剧烈耳痛、耳部疱疹→可能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面瘫持续3个月以上未见好转→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或慢性疾病。4.双侧面瘫或反复发作→可能与全身性疾病相关。

预防与健康教育

避免受凉:天气变化时注意面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及时就医:出现早期症状不要自行拖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家属支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与陪伴,减少焦虑情绪。

结语

面瘫虽然常常来得突然,但并非不治之症。大多数周围性面瘫患者在积极治疗和护理下能够恢复正常生活。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合理的康复训练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完全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困扰,重拾自信笑容。

当面瘫发生时,请不要惊慌,更不要迷信“偏方”。最重要的是尽早就医,配合医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才是恢复健康的正确道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