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艳群  单位:洞口县山门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2938

在日常生活中,“贫血”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词汇,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小问题,补点铁就好。但实际上,贫血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病因,若不及时明确并妥善处理,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不过,大家也无需过度恐慌,血液学检验就像一位精准的“侦探”,能帮助我们找到贫血的真正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一、贫血是什么

在医学上,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就像身体里的“运输兵”,负责把氧气从肺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一旦血红蛋白不够,器官就会“缺氧”,进而出现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长期贫血还会损害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儿童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孕妇贫血则会增加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的风险。

但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就像发烧可能是感冒、肺炎甚至更严重疾病的表现一样,贫血背后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可能是缺铁、缺维生素,也可能是慢性出血、溶血,甚至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要想有效治疗,关键是找到“幕后真凶”——这正是血液学检验的核心作用。

二、血液学检验在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作用

血液学检验对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至关重要,因为各类贫血在检验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由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在血液学检验中,血常规检查是基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点。进一步检查血清铁蛋白,会发现其水平降低,这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的指标。同时,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也有助于明确诊断。通过这些检验,能准确判断是否为缺铁性贫血,进而指导医生采取补铁等针对性治疗。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则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这两种物质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血常规检查会显示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呈现大细胞性贫血。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测定是诊断的关键,若其中一项或两项水平降低,结合临床症状即可明确诊断。此外,骨髓穿刺检查可见巨幼样变的红细胞,进一步支持该诊断。

(三)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血液学检验中,网织红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因为骨髓会加速生成红细胞,以补偿被破坏的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尤其是间接胆红素,这是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代谢产物。此外,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特殊检查,可帮助明确溶血性贫血的具体类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贫血、出血、感染。血常规检查会显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即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可见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三、血液学检验在贫血诊断的重要性

血液学检验在诊断贫血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能明确贫血的类型,为病因诊断提供直接线索。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法差异很大,比如缺铁性贫血需要补铁,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脾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可能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只有通过血液学检验明确类型,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其次,血液学检验可以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确定治疗的紧急程度。例如,重度贫血可能需要立即输血治疗,以缓解症状,挽救生命。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血液学检验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铁治疗后,网织红细胞会先升高,随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过定期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四、贫血的预防措施

预防贫血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1)对于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女性在月经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加营养。

2)对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以及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对叶酸的需求增加,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叶酸制剂。

3)溶血性贫血患者要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溶血的因素,如某些药物、感染等,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则要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等,慎用可能损伤骨髓的药物,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结论

总之,贫血不是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但只要我们及时借助血液学检验这一有力工具,就能找到贫血的真正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守护好我们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