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之一,而心肌梗死更是以其高致死率和突发性让人闻之色变。心梗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被血栓突然阻塞,导致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引发的心肌坏死。这一过程好比是给心脏这个“发动机”断了油,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生命,但通过心电图(ECG)这一简单、快速、经济的检查手段,可以在心梗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挽救宝贵的生命。
一、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ECG)主要捕捉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心脏在每一次跳动过程中都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这些电流通过人体组织传导到体表,形成电位变化,心电图通过不同的导联记录这些电位变化,从而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心电图的波形主要包括P波、QRS波群、ST段和T波等部分: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ST段反映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而T波则代表心室复极的终末阶段。这些波形的形态、振幅和时限等信息,对于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电图的诊断
ST段抬高。ST段是心电图上QRS波群与T波之间的线段,正常情况下应保持水平或略微向下倾斜,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受损心肌的电活动发生改变,导致ST段明显抬高,这一特征通常在心肌梗死发作后的几分钟内出现,反映了心肌的急性缺血损伤,是心肌细胞受到严重损害的重要标志。ST段的抬高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和幅度,有助于医生快速识别心肌梗死的存在。
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是指心电图上Q波深度超过正常值(通常大于同导联R波的1/4),且宽度超过0.04秒。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组织坏死,心电图上表现为病理性Q波的形成。这些异常Q波较深且宽,提示心肌的不可逆损伤。通过对Q波的分析,医生可以了解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病理性Q波的出现说明心肌梗死已进入愈合期,代表了坏死心肌区域的永久性电活动丧失。
T波变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正常情况下应呈直立或略微倒置,在心肌梗死早期,T波可能变得高大且尖锐,而后可能倒置。T波的变化反映了心肌缺血后的复极异常,对诊断心肌梗死也有一定的辅助意义。要注意的是,在ST段抬高之前,T波就可能出现倒置或平坦,这是心肌梗死早期的ECG变化之一。
心电图不仅可以显示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还可以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来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例如,V1、V2、V3导联反映左心室前壁和侧壁的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反映下壁的心肌梗死;Ⅰ、AVL导联反映左心室高侧壁的心肌梗死。此外,心电图的异常改变还可能预示心肌梗死的前兆,在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电图可能表现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异常,这些异常变化提醒医生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梗死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心肌代谢,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对检查结果的潜在影响;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紧张情绪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影响心电图的波形,从而干扰医生的准确判断,因此,患者应尽量平复心情,配合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检查时应穿着宽松、易脱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裤,紧身衣物可能限制身体活动,影响心电图电极片的贴合,进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心电图检查无需空腹进行,饮食和饮水对心电图结果无直接影响,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和饮水,以保持舒适的检查状态。
心电图是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眼睛”,它可以为医生提供精准定位病灶的关键信息,通过心电图分析,医生能够迅速锁定梗死区域,从而及时启动心肌再灌注治疗方案,有效挽救心肌组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