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血管系统更为脆弱,一旦突发紧急情况,若不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了解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紧急情况的识别方法和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对家属和护理人员至关重要。
一、常见心血管疾病紧急情况识别(一)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表现: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程度剧烈,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 30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部分老人可能还伴有放射痛,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甚至颈部、咽部或下颌部放射。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症状。有些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背痛等,容易被误诊。
识别要点:当老年人突然出现上述难以缓解的胸痛症状,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时,要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家属或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等。例如,若老人面色苍白、大汗不止,且胸痛持续不减轻,应立即采取行动。
(二)心力衰竭症状表现: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即不能平卧,需采取端坐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泡沫样,严重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右心衰竭则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水肿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淤血症状。
识别要点:关注老年人日常活动耐力的变化,若老人原本能轻松进行的活动,现在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且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要警惕左心衰竭。当发现老人下肢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同时伴有胃肠道不适症状时,应考虑右心衰竭的可能。例如,老人最近总是感觉食欲不振,脚踝处出现水肿,且逐渐加重,就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右心衰竭。
(三)心律失常症状表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心慌、心悸,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可能是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还可能伴有头晕、黑矇,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
识别要点:如果老年人突然诉说心慌、心跳异常,或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应考虑心律失常的可能。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人,更要提高警惕。比如,老人在安静状态下突然感觉心跳明显加快,持续一段时间不缓解,就需要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
二、急救常识(一)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立即呼叫急救:一旦怀疑老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120,清晰准确地告知接线员患者的具体位置、症状表现等信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可选择半卧位或平卧位,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以利于呼吸。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二)心力衰竭急救保持端坐位:当发现老人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应立即让老人采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可以在老人背后垫上枕头或被子,让其坐得更舒适。
吸氧:如果家中备有氧气设备,应立即给老人吸氧,氧流量一般调节至 2 - 4 升 / 分钟。吸氧可以改善老人的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三)心律失常急救判断意识和呼吸:当老人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并伴有头晕、晕厥时,首先要判断其意识和呼吸情况。轻拍老人肩部并呼喊,看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胸部起伏,判断呼吸是否正常。如果老人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紧急情况往往凶险,时间就是生命。家属和护理人员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紧急情况识别方法与急救常识,能够在关键时刻为老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生存几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对老人生命健康的威胁。同时,平时也要关注老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定期带老人体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紧急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