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丽 杨颖超 杨江俊 昌波 贾春香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296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热浪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 “隐形杀手”。高温环境不仅会让人感觉不适,还可能引发中暑、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掌握科学的夏季护理知识,对于平安度过热浪期至关重要。

认识热浪:高温背后的健康威胁

热浪通常指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且伴有较高的湿度。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面临巨大挑战。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出汗蒸发来散热,但当空气湿度较大时,汗液蒸发受阻,热量在体内积聚,容易导致体温升高。

高温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轻度时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口渴、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则可能引发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 40℃)、无汗、昏迷等,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此外,高温还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的威胁更大。

科学应对:高温天气的护理要点

1.合理补水,科学饮食

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水分流失加快,及时补水是预防中暑的关键。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白开水、淡盐水或淡茶水为宜,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饮品,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每次饮水量以100-200毫升为宜。

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补充营养、清热解暑。

2.科学着装,做好防晒

高温天气的着装应以透气、轻便、浅色为主。棉质衣物吸汗性强,透气性好,是不错的选择。深色衣物容易吸收热量,会使人感觉更热,应尽量避免。此外,要注意勤换衣物,保持身体干爽。

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必不可少。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宽檐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并随身携带防晒用品,及时补涂。

3.改善环境,调节室温

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能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可以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调节室温,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宜。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定期清洗滤网,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紧闭门窗。

4.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高温天气里,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增加患病的风险。

5.特殊人群:高温天气的重点呵护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是高温天气下的高危人群。家人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醒他们及时补水,避免长时间外出。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

婴幼儿: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差。家长要注意给婴幼儿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包裹过紧。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使用空调时要避免直吹婴幼儿。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高温天气里要特别注意。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因高温导致病情波动。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患者的衣物,让其平卧休息。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给患者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出现高热、昏迷等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救治。

热浪来袭,考验着我们的健康防护能力。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护理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安然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