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珍玲  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423

帮你迅速了解大便检查小知识

罗珍玲

大便——这个日常生活中避而不谈的话题,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大便不仅能反映消化系统的状态,还能揭示潜在的健康问题,本文将带您迅速了解一些大便检查小知识。

大便常规检查:健康信号灯 

1.大便的颜色  大便的颜色可以反映饮食、药物摄入或潜在疾病。以下是常见颜色及其可能原因:  

颜色

可能原因

棕色

正常颜色,源于胆汁中的胆红素被细菌分解

绿色

乳儿的粪便中因含胆绿素而呈现绿色、食用大量绿叶蔬菜、含绿色色素的食物或胆汁未充分分解(如腹泻)

黄色

脂肪吸收不良(如乳糜泻、胰腺疾病),或肠道感染

黑色或柏油色

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或服用铁补充剂、动物血、药用炭及某些中药

鲜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或摄入甜菜

、红火龙果

暗红色(果酱色)

阿米巴痢疾

白色/灰白色

胆道梗阻、钡餐造影

注意:如果黑色或红色便便伴随头晕、腹痛,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征兆,需及时就医。

2.大便显微镜检查:

医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大便中是否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脂肪、真菌、寄生虫卵等成分。白细胞增多通常意味着肠道存在炎症,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当肠道遭遇细菌入侵,免疫系统奋起抵抗,大量白细胞奔赴“战场”,在大便检测中,就是白细胞数量的大幅增加,同时可能伴随黏液、脓血等异常物质;检出寄生虫卵时,更是直接证明了肠道寄生虫感染,像蛔虫卵、钩虫卵等,及时发现并治疗,能有效避免寄生虫对身体的持续损害;而发现红细胞则表明肠道有出血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积极查找病因;健康人群大便中可见少量真菌,当真菌大量出现,常提示菌群失调,病理情况下,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多见;若大便中脂肪球异常增多,说明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出现问题,这可能是胰腺分泌功能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消化酶,也可能是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每一项指标的异常波动,都像是疾病发出的信号,帮助医生抽丝剥茧,准确判断病情。

大便潜血试验:隐匿出血的“侦察兵”

大便潜血试验是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量血液的重要手段。一些早期消化道疾病,如胃癌、结直肠癌,在病情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消化道黏膜的少量出血,这些血液混杂在大便中,不会改变大便的外观,但通过大便潜血试验却能被检测出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疾病,也可能是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用过多肉类或含铁丰富的食物等引起。不过,如果多次检测均为阳性,且排除了饮食等干扰因素,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很可能是消化道肿瘤的早期信号。

肠道菌群检测:揭秘肠道微生态的健康密码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约100万亿个微生物)在大便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帮助分解食物并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这些细菌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检测通过分析大便中的细菌种类、数量及比例,评估肠道微生态是否平衡。当肠道菌群失调时,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可能引发腹泻、便秘、肠炎等肠道疾病,还与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后,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被破坏,可能导致艰难梭菌等有害菌过度生长,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而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充足时,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如补充益生菌、调整饮食结构等,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科学家正在研究“粪便移植”(将健康供体的粪便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肥胖甚至自闭症(初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能影响大脑功能)。

大便不仅是废物,更是健康的“晴雨表”。对它的检查可以为我们提供消化道健康的重要线索,无论是发现早期疾病,还是评估肠道微生态平衡,大便化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消化系统的异常。下次如厕后,不妨回头看一眼——你的便便可能正在向你传递重要信息!请记住:如果出现持续异常(如血便、黑便、长期便秘或腹泻),请及时咨询医生。健康从肠道开始,而便便,是肠道最诚实的代言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