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芳   单位:周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5-05-13
332

血常规是临床最基础的检查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能快速反映身体是否存在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等问题。然而,报告单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箭头常让人一头雾水。本文从核心指标解析、异常信号识别、常见误区及健康建议四方面,助你读懂血常规报告,掌握身体“晴雨表”。

一、血常规核心指标解析

1. 红细胞系统:反映“供氧能力”

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正常值(4.3-5.8)×10¹²/L,女性(3.8-5.1)×10¹²/L。RBC减少提示贫血,增多可能与缺氧(如肺病、高原生活)或骨髓增殖性疾病相关。

血红蛋白(Hb):男性130-175g/L,女性115-150g/L。Hb降低是贫血的直接指标,严重降低(<60g/L)需紧急输血;Hb升高可见于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压积(HCT):男性40%-50%,女性37%-48%。HCT升高提示血液浓缩(如腹泻、烧伤),降低常见于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MCV<80fL为小细胞贫血(如缺铁性贫血),>100fL为大细胞贫血(如维生素B12缺乏)。

白细胞系统:身体的“防御部队”

白细胞计数(WBC):成人正常值(4-10)×10⁹/L。WBC升高多见于感染(如细菌感染时WBC>10×10⁹/L)、炎症或白血病;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相关。

中性粒细胞(NEUT%):占比50%-70%。NEUT%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如肺炎),降低可见于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导致粒细胞消耗)或血液病。

淋巴细胞(LYM%):占比20%-40%。LYM%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结核或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降低可能与免疫缺陷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EOS%):占比0.5%-5%。EOS%升高提示过敏(如哮喘、湿疹)、寄生虫感染或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系统:凝血的“维修工”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25-350)×10⁹/L。PLT减少(<100×10⁹/L)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紫癜、牙龈出血),增多(>400×10⁹/L)可能与感染、缺铁性贫血或骨髓增殖性疾病相关。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7-11fL。MPV升高提示血小板生成活跃(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降低可能与骨髓抑制相关。

二、异常信号需警惕

1. 感染“警报”

细菌感染:WBC升高(>10×10⁹/L),NEUT%>70%,CRP(C反应蛋白)同步升高。

病毒感染:WBC正常或降低,LYM%升高,CRP正常或轻度升高。

贫血“信号”

缺铁性贫血:Hb降低,MCV<80fL,血清铁蛋白降低。

巨幼细胞性贫血:Hb降低,MCV>100fL,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降低。

血液病“红灯”

白血病:WBC异常升高(>30×10⁹/L)或降低,伴贫血、PLT减少,需结合骨髓穿刺确诊。

血小板减少症:PLT<50×10⁹/L,伴皮肤瘀斑、鼻出血,需排查免疫性或药物性因素。

三、常见误区解读

“箭头”≠疾病生理性波动(如剧烈运动后WBC短暂升高)、妊娠期Hb轻度降低(100-110g/L)可能无需治疗,需结合症状判断。

单一指标不能定论例如,WBC升高可能是应激反应(如手术、疼痛),需结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CRP综合分析。

儿童指标与成人不同新生儿WBC可达(15-20)×10⁹/L,6岁后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解读需参考儿童专用参考范围。

总结

血常规是身体的“健康哨兵”,但需结合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若出现持续异常指标(如Hb<90g/L、WBC>15×10⁹/L或PLT<80×10⁹/L),建议及时就诊血液科或相关专科。读懂血常规,从关注每一个数值开始,为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