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翠  单位: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科  发布时间:2025-07-22
7

中成药是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副作用小而著称。由于中成药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剂型复杂、疗效不同,若使用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和贻误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中成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一些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中成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饭前服用:如果患者没有胃部疾病,可以遵医嘱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用中成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避免食物消化影响药效,使药物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分次服用:胃肠道较为虚弱的患者,为了减轻胃肠道负担,可以分次服用中成药,这样更容易吸收,也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果患者在饭后服用中成药,可能会使食物混入药物,不利于药物吸收。

睡前服用:如果患者晚上存在失眠的情况,为改善睡眠,可以在睡前30分钟服用中成药,这有利于药物在体内逐渐被吸收,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其他方法: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治疗肝脏疾病的中成药,可以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果患者服用的是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中成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饭前30分钟服用或者在饭后30分钟服用,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成药的服用次数

中成药一天服用几次取决于药物的种类、治疗的疾病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

遵循医嘱:最重要的是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及药品说明书上的指示。他们会给出具体的用药方案。

常见服药次数:在临床上,中成药一天吃2次或3次是比较常见的。

特殊情况下的服药次数:对于小儿用药,由于服药困难,服药次数可以增加到每日4次或5次,直到将一副药当天服完。

特定药物的服药次数:有些中成药可能需要一天服用一次,这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治疗的疾病。

中成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对于大部分人群,一天喝3次中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上午9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8-9点进行服用,对于中药的吸收最有利。如果是补气、补血的药物,若患者胃肠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胃肠疾病,可以考虑在清晨和午餐、晚餐之前空腹服用。反之,如果患者胃肠功能不好,且服用的是苦寒、对胃肠刺激比较大的药物,建议药物的服用时间应在饭后30-60分钟。

长期服用中成药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肝肾功能损害:有些中药成分需要通过肝肾代谢,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胃肠不适:长期服用某些中药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导致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他副作用:长期吃中药还可能引起头晕、头痛、乏力、月经失调等副作用。

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常:长期服用中药可能会造成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常。

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疾病:有些中药长期口服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疾病。

不宜使用中成药的人群

阴虚火旺的人:阴虚火旺的人应避免使用通窍耳聋丸,因为这种药物具有清肝泻火的作用,可能会加剧阴虚火旺的症状。

脾胃虚寒的人:脾胃虚寒的人也不适合使用通窍耳聋丸,因为该药物含有泻下药和苦寒泄降成分,可能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

孕妇:孕妇应慎用通窍耳聋丸,因为药物中的泻下药和苦寒泄降成分可能对胎气造成不利影响。

体弱年迈的人:体弱年迈的人在使用通窍耳聋丸时需要谨慎,因为这类人群的体质较弱,药物的苦寒性质可能容易伤害正气。

儿童:儿童在使用中成药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且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特定疾病患者: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成药,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病情。

总之,在使用任何中成药之前,都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