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难题。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认知和记忆的严重衰退,也让无数家庭背负沉重负担。面对尚无完全治愈之法的现状,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有观点指出每天散步半小时能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几率,这让很多人燃起希望。那么,散步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从医学原理来看,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形成斑块,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这些病理变化会破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进而引发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减退。而散步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对大脑健康有着多方面积极影响。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当我们散步时,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满足大脑的代谢需求。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减缓神经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至关重要。2025年2月,《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期刊发布的研究揭示,上午进行3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全因痴呆风险降低40%,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直降56%。每天步行3800步即可降低25%痴呆风险,达9800步时风险减半。
散步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最为关键。BDNF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和分化,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研究发现,长期坚持散步的人群,大脑中BDNF的水平明显高于不运动的人,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能更好地抵御阿尔茨海默症的侵袭。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证实,运动可激活海马区神经干细胞,60岁以上人群仍能生成新神经元。步行时肌肉收缩释放的鸢尾素,可清除β-淀粉样蛋白,这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元凶。
睡眠对大脑健康同样不可或缺,它是大脑进行自我修复和清理的重要时段。睡眠障碍会干扰大脑的正常代谢,导致β-淀粉样蛋白等有害物质在大脑中堆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散步作为一种适度的运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帮助人们获得更优质的睡眠。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的人,入睡更快,睡眠更安稳,深度睡眠时间更长,这为大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散步好处众多,但要达到降低阿尔茨海默症发病几率的效果,需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量。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以每分钟100-120步左右的速度快走,相当于每天散步半小时左右。其次,散步的时间也有讲究,2025年相关研究发现,上午运动效果突出,能同步生物钟与褪黑素分泌,改善深度睡眠,降低痴呆风险。若错过上午,其他时段步行也比久坐有益,可降低19%风险。此外,选择合适的散步环境也很重要,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的公园或河边散步,能让人心情愉悦,进一步提升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散步只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方面,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样关键。在饮食上,应遵循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和糖分的摄入;还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互动,这样能刺激大脑活动,延缓认知衰退;保持学习新事物的热情,阅读、绘画、下棋等活动都能锻炼大脑思维能力,让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虽然每天散步半小时不能绝对保证预防阿尔茨海默症,但从众多研究和医学原理来看,它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预防方式。为了大脑健康,不妨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穿上舒适的鞋子,去户外尽情散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健康生活方式为大脑筑起坚固防线,远离阿尔茨海默症的威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