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进伟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2639

什么是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体,没有典型的细胞壁,这也使得其比普通细菌更顽固。支原体通常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孩子在学校、幼儿园或家庭中接触到感染者时,很容易被感染。它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3周,这意味着感染之后症状可能不会立即出现,而是逐渐表现出来。支原体肺炎的咳嗽会持续较长时间,且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肺部并发症。

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从而延误治疗,因此识别这种病症的独特表现非常重要。除了常见的症状外,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耳部疼痛、中耳炎等并发症,支原体有时还会侵入中耳、喉部等部位。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孩子,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

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以干咳或持续咳嗽为主要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闷及发热等症状。患儿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并伴有乏力,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例还可能伴有喉咙不适、鼻塞或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症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似,因此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疗。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热、干咳、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持续2-3周,同时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需要考虑是否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其次,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支原体肺炎的早期改变,包括间质改变和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等表现。此外,血常规检查血象一般正常,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抗体和检测肺炎支原体DNA等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进一步确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1.症状:发热、干咳、咽痛、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持续2~3周,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需要考虑是否是支原体感染。2.胸片或胸部CT:支原体肺炎在早期会有间质的改变,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网格影,继续发展会有浸润影、斑片影。3.血常规:血常规检查血象一般正常,但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为主的情况。4.检测患者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采取的是抗原抗体反应,如果抽血查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就提示患者正处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阶段。5.咽喉部咽拭子取标本分离并培养出支原体是确诊依据,但需要2周甚至更长时间,参考意义不大。

药物治疗

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这些药物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各有优缺点,因此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会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

大环内酯类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类药物的优点是抑菌性强,可以保持体内药物浓度,利于作用发挥。目前,阿奇霉素是首选治疗药物。

四环素类或喹诺酮类也可以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这些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有抑制作用,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对于8岁以下患儿应谨慎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能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18岁以下患者应用受到限制。

对于起病急、进展迅速的危重患儿,可酌情考虑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为甲泼尼龙。然而,普通支原体肺炎无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考虑使用丙种球蛋白。但并不推荐常规应用。

在处理小儿患者的特殊安全性问题时,医生会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给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情况,出现病情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对于年龄较小或病情较重的患儿,还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