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凤  单位:资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3146

肛肠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等,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少患者因病情困扰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第一步,术后护理同样关键。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存在“想当然”的认知,陷入护理误区,不仅影响伤口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了解并避开这些误区,才能让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常见的肛肠术后护理误区

忽视清洁,认为伤口不能沾水:很多患者觉得肛肠部位伤口特殊,术后不敢清洁,甚至不敢正常洗澡,担心沾水会导致伤口感染。实际上,术后肛门局部会残留粪便、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洁,这些污垢反而会滋生细菌,增加感染风险。过度保持伤口干燥,还可能使干结的粪便在排出时摩擦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盲目减少排便,控制饮食:部分患者害怕排便时伤口疼痛、出血,便刻意减少进食量,甚至不吃东西,或只吃流食。这种做法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伤口愈合。而且过度控制饮食会使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变得干结,反而增加了排便的难度和痛苦,还可能引发便秘,进一步加重对伤口的刺激。

自行滥用药物或偏方:一些患者急于求成,认为涂抹更多药膏、使用民间偏方,能让伤口更快愈合。于是自行购买各种药物涂抹,或轻信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但不同药物的功效和适用情况不同,不恰当的用药不仅无法促进恢复,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刺激伤口,延缓愈合进程。

术后的正确护理方法

做好清洁与坐浴:术后应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有条件的患者可使用医用湿巾轻轻擦拭,避免用力过度损伤伤口。同时,遵医嘱进行坐浴也十分重要。坐浴一般采用40℃左右的温水,可在水中加入医生开具的药物,如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液等。坐浴时,患者将臀部完全浸泡在水中,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水肿,清洁伤口,有助于伤口愈合。

合理饮食,促进排便顺畅: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这些食物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使排便更顺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咖啡等饮品,防止刺激肛门,加重疼痛和不适。

正确用药,谨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使用药物,包括外用药膏、栓剂和口服药物等。使用外用药时,要注意清洁双手和肛门周围,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或塞入,确保药物能发挥最佳效果。如果对用药方法、剂量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切勿自行调整。

护理要点

术后初期(1-3天):此阶段伤口处于愈合初期,疼痛和出血较为明显。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和出血加重。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伤口渗血较多、疼痛加剧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中期(4-7天):随着伤口逐渐开始愈合,疼痛会有所减轻,但仍需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饮食可逐渐恢复正常,但仍要避免刺激性食物。此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影响伤口血液循环。

术后后期(7天以后):伤口进入愈合后期,患者仍不能放松护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坚持坐浴和用药。若伤口基本愈合,可进行一些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身体恢复。

心理调节在术后护理中的作用

肛肠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疼痛、不适等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