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耀星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4
56

在重症医学领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抗凝技术则是保证其顺利开展的核心环节。其中,枸橼酸抗凝凭借独特优势,成为CRRT中应用广泛的抗凝方式之一。本文将从多方面解读这一技术,为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也帮助患者及家属理解治疗过程。

CRRT与抗凝:相辅相成

CRRT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持续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炎症因子及多余水分的治疗技术,适用于急性肾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者。与传统血液透析相比,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除效率高、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被誉为“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系统”。

在CRRT治疗中,血液需在体外循环装置中持续流动,若不抗凝,血液极易在管路和滤器中凝固,堵塞设备、降低治疗效率,还可能引发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枸橼酸抗凝因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而被优先推荐。

枸橼酸抗凝:科学原理

枸橼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天然物质,其抗凝源于对凝血机制的精准调控。血液凝固需要钙离子作为“催化剂”,枸橼酸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易解离的复合物,阻止体外循环管路内的血液凝固。这一过程会降低体内钙离子水平,可能引发低钙血症。因此,在CRRT治疗中,医护人员通过两条通路分别输注枸橼酸和钙剂:前者进入体外循环管路抗凝,后者静脉补充以维持患者体内钙离子正常水平。这种“体外抗凝、体内补钙”的双重调节机制保障了治疗安全,避免了对凝血功能的过度干扰。

枸橼酸抗凝:独特优势

枸橼酸安全性高,对患者体内凝血系统影响小,出血风险低,适合有出血倾向(如术后、创伤、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还能保护肾功能,研究表明,它可减少对肾脏血管的损伤,有助于肾功能恢复,适用于急性肾损伤患者;同时,枸橼酸本身有抗炎作用,能减少炎症反应,降低CRRT治疗中因管路异物刺激引发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且其适用范围广,不受患者肝肾功能状态的严重限制,肝衰竭患者通过调整剂量也可安全使用。

护理要点:细节把控

枸橼酸抗凝的CRRT治疗对护理要求更高,护理人员需精准监测和细致操作:

严密监测离子钙水平:体外循环管路内的离子钙(滤器后钙)需维持在0.25~0.35mmol/L,患者体内的离子钙(体内钙)需保持在1.0~1.2mmol/L。护理人员每2~4小时监测一次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枸橼酸和钙剂的输注速度。

观察管路与滤器状态:密切关注管路是否有凝血迹象,如血液颜色变深、滤器纤维堵塞,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滤器。

监测酸碱平衡:枸橼酸代谢后生成碳酸氢根,可能引发代谢性碱中毒。护理人员定期监测血气中的碳酸氢根水平,若超过正常范围(22~27mmol/L),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警惕并发症信号:患者出现口唇麻木、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等症状,可能是低钙血症;出现呼吸急促、烦躁、肌肉无力,则需警惕代谢性碱中毒。护理人员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常见并发症与应对策略

低钙血症:多因枸橼酸剂量过高或钙剂补充不足所致。表现为口唇、指尖麻木,手足抽搐,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处理方法:立即暂停枸橼酸输注,遵医嘱静脉推注钙剂,调整钙剂输注速度。

代谢性碱中毒:与枸橼酸代谢生成过多碳酸氢根有关。表现为呼吸浅慢、精神萎靡、肌肉无力。处理方法:减少枸橼酸剂量,必要时通过CRRT管路清除多余碳酸氢根,或补充盐酸精氨酸纠正碱中毒。

枸橼酸蓄积:多见于肝功能不全患者,因枸橼酸代谢受阻导致体内蓄积,表现为血乳酸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处理方法:降低枸橼酸输注速度,加强肝功能监测,必要时更换抗凝方式。

患者与家属:配合治疗

患者及家属了解以下内容有助于配合治疗:治疗中可能感到轻微肢体麻木,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即可;治疗期间遵医嘱控制饮食中的钙摄入量,避免自行服用补钙药物,卧床时适当活动肢体,预防血栓形成;家属协助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管路是否通畅,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枸橼酸抗凝作为CRRT治疗的核心技术,其安全应用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准操作和细致监测,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枸橼酸抗凝的个体化方案将更完善,为危重症患者治疗提供更坚实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