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文娟  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医医院 内二科  发布时间:2025-07-23
701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将肠镜经肛门插入肠道,医生能直观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及时发现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然而,不少人在做完肠镜后会被持续胀气所困扰,腹部胀满不适,频繁排气甚至伴随腹痛,不仅身体难受,还容易在社交场合陷入尴尬。其实,了解胀气原因并掌握科学排气方法,就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为何做完肠镜会持续胀气?

肠镜检查过程中,为了清晰观察肠道内壁,医生会向肠道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撑开肠腔。检查结束后,这些残留气体不会立刻排出体外,便会导致腹部胀气。此外,检查时肠镜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可能会暂时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使气体排出速度减慢,进一步加重胀气症状。同时,部分患者在检查前服用的泻药,以及检查时的紧张情绪,也可能干扰肠道正常消化和排气功能,让胀气问题更为突出。

第一招:科学饮食助力排气

检查结束后的饮食选择,对缓解胀气至关重要。首先,要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像豆类(如黄豆、黑豆)、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乳制品(如牛奶)以及红薯、土豆等,这些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时会产生大量气体,加重胀气。刚做完肠镜,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此时摄入这些食物,无异于“雪上加霜”。

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山药糊等。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面条容易消化,不会给肠道增加负担;山药含有黏蛋白、淀粉酶等物质,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肠道消化。此外,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如香蕉、火龙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气体排出,但要注意将水果温热后再吃,避免生冷刺激肠道。同时,要少量多次饮水,水温以30~40℃为宜,这样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能湿润肠道,帮助气体排出。

第二招: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运动是快速排气的有效方法。散步是最适合的运动方式之一。检查结束1~2小时后,可在室内或室外缓慢散步,速度控制在每分钟60~70步,每次散步20~30分钟。散步时,身体的轻微晃动和腹部肌肉的自然收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推动气体排出。

如果不便外出,也可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站立位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缓慢向左侧弯曲身体,保持10~15秒后换右侧,重复5~10次;或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双手抱住双腿,尽量将大腿贴近腹部,保持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这些动作能对腹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和按摩作用,加速肠道内气体的移动和排出。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肠道不适或损伤。

第三招:腹部按摩加速气体排出

腹部按摩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出残留气体。按摩前,先将双手搓热,以减少对腹部皮肤的刺激。然后,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放松腹部肌肉。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由轻到重进行环形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腹部微微发热、酸胀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除了环形按摩,还可重点按摩一些具有理气消胀作用的穴位。如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约三横指)处,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每次按压3~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佳;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5~10分钟。这些穴位与肠道经络相连,按摩它们能够调节肠道气机,加快排气速度。

做完肠镜后出现胀气是正常现象,只要掌握科学的排气方法,就能有效缓解不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正确的腹部按摩,不仅能快速排出肠道内的气体,还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如果胀气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腹痛加剧、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肠道损伤等严重问题,确保身体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