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菲  单位:广汉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3172

疝气是儿童和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如果患上疝气,会让人很痛苦,不过不必太过担心,如果有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会很快痊愈。主要是由于局部腹膜缺损或薄弱,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等脏器从这些薄弱点或空隙中向体表突出,从而导致疝气的发生。

什么是疝气

疝气,中医又称狐疝,其主要特点是:一侧少腹部或者阴囊存在突出肿物,平躺后,肿物消失,当站立、行走、腹部压力增大时,就会有肿块或者坠入阴囊,同时还会有胀痛和不适的感觉,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就会缩入腹腔,在回纳后症状会消失,站立时又会出现。

如果将腹壁比喻成一块“布”的话,那么,疝气就像是一块破了的“洞”,随着腹部压力的增加,腹腔脏器会从这个“洞”中流出。这“洞”非但不能自愈,还会被腹部器官不断的刺激,让“洞口”变得更大。所以,虽然疝气很小,但仍需尽早修复。

疝气的危害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便秘、易疲劳、营养吸收能力差、身体素质差等。

腹股沟部靠近泌尿生殖系统,老年人容易发生尿频、夜尿增多等。儿童由于疝气挤压,会对睾丸的正常发育造成一定的阻碍。年轻和中年女性更容易出现性功能异常。

因为疝内的肠管、网膜容易受挤压或碰撞,造成炎症肿胀,所以很难回纳,容易造成疝气嵌顿,甚至是肠梗阻,严重时还会出现肠管坏死。

有哪些手术方法

疝囊高位结扎术:此术式适合疝囊不大且腹壁肌肉发达的小儿,操作时需在术中暴露疝囊,将其游离于囊颈外,并注意高位结扎。

无张力疝修补术:即以疝囊高位结扎为基础,对腹股沟区缺损进行修补,是一种常见的腹股沟疝治疗方式。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包括经腹腔的腹膜前修补术(TAPP)与完全经腹膜外路径的修补(TEP)。经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疼痛轻、康复快、术后复发率低且无局部牵拉感的手术方法。

中医如何护理疝气

中药护理:可以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疏肝理气、消肿止痛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中药汤剂适合温服,忌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服滋补类中药时忌食萝卜,以免降低疗效。

理疗护理:可以采取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等方法;对恶心呕吐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取双侧内关穴。术后尿潴留患者可以采取穴位按摩。艾灸时,可以取中脘、神阙、天枢等穴位,对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者比较适用。

生活方式调整: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避免过度劳累、长时间站立、负重等。慎风寒、防外感,避免剧烈咳嗽等。在饮食方面,肝郁气滞证者宜食用如萝卜、丝瓜等行气、理气的食物。寒湿凝滞证者,宜食用如当归、羊肉等散寒祛湿的食物。气虚下陷证者食用如大枣、黄芪、鸡肉等健脾益气的食物。

适量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每天可以选择打太极拳等对身体有益的运动,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方式与运动强度。术后3个月,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

婴幼儿疝气注意事项

疝气可能出现在婴幼儿时期,所以,在此期间应多留意宝宝的腹股沟、阴囊等部位是否有肿块或不规则肿块,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就诊。男孩比女孩更易发生疝气,但女孩疝气常经卵巢和输卵管进入疝囊,应引起高度重视。

不要把婴幼儿的腹部裹得过紧,否则会增加腹部的压力。避免儿童过早站立,以防肠管下坠而形成疝。注意改善婴幼儿的饮食结构,让婴幼儿排便顺畅。大便干燥时,要采用通便的方法,不能让小孩用力排便,以免腹部压力升高;对于咳嗽比较严重的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止咳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