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兰  单位:安岳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5

一、引言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8周以上,病因复杂且涉及多学科领域。其常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及环境因素等。肺病科医生指出,约50%的慢性咳嗽患者存在误诊风险,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明确病因。以下从医学角度解析慢性咳嗽久治不愈的核心原因。

二、呼吸系统疾病:气道炎症的持续性刺激

1.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典型表现为晨间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70%,需通过戒烟、抗感染治疗及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

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引发干咳或少量白色泡沫痰,夜间及清晨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炎症,需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控制症状。

2.肺结核与肺癌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长期咳嗽、咳痰,可能伴低热、盗汗。胸部CT可见肺叶空洞或纤维化病灶,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并定期复查痰培养。

肺癌: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为早期表现,肿瘤压迫支气管可加重咳嗽。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发现早期病变,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

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鼻后滴漏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导致鼻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表现为清嗓样咳嗽伴鼻塞流涕。鼻内镜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需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联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三、胃食管反流:消化系统的跨界影响

1.反流性咳嗽的机制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咳嗽,常伴反酸、烧心。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确诊,治疗需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并调整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

2.隐匿性反流与误诊风险

部分患者无典型消化道症状,仅表现为咳嗽,易误诊为呼吸道疾病。需结合食管pH监测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确诊,治疗周期需持续3个月以上。

四、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的持续刺激

1.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慢性干咳为唯一症状,夜间及晨起加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需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

2.过敏性鼻炎与咳嗽

鼻黏膜过敏导致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伴鼻塞流涕。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后,需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用激素治疗。

五、药物副作用:降压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1.ACEI类药物的咳嗽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激活咳嗽受体,导致持续性干咳,发生率约10%-30%。停药后症状通常在2-4周内缓解,需改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刺激

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引发咽喉部刺激,导致咳嗽。需规范用药技巧(如用药后漱口),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剂型。

六、环境与心理因素:不可忽视的诱因

1.空气污染与职业暴露

长期暴露于粉尘、烟雾或化学气体环境中,持续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需佩戴防护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监测肺功能。

2.心理性咳嗽

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通过神经反射引发咳嗽,典型表现为日间咳嗽、夜间休息时消失。需心理疏导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如舍曲林),并记录咳嗽日记以分析诱因。

七、诊断流程与治疗建议

1.阶梯式诊断策略

第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咳嗽时间、诱因、伴随症状),进行体格检查(听诊肺部啰音、观察鼻咽部)。

第二步:辅助检查(胸部CT、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食管pH监测、过敏原检测)。

第三步:多学科会诊(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喉科、心理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针对性治疗原则

感染性疾病:规范抗感染治疗(如肺结核需6-9个月疗程)。

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

反流性疾病: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活方式调整。

过敏性疾病:抗组胺药联合脱敏治疗。

药物副作用: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观察。

八、结语

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需通过系统化诊断流程明确病因,避免盲目用药。患者应主动记录咳嗽日记,配合医生进行多学科会诊,并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过敏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需警惕肺癌等严重疾病,及时进行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