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伏香  单位:中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2034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稳居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不少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癌细胞可能扩散,治疗手段受限,效果大打折扣。但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方式更多样,患者痛苦更小,效果显著,生活质量也能得到保障。对吸烟者这一肺癌高发群体而言,了解早诊知识,如同握住守护健康的武器,可争取宝贵救治时间。

一、吸烟者面临的肺癌风险:不容忽视的威胁

吸烟与肺癌关联密切,这是长期医学研究的结论。烟草燃烧释放的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肺部,持续损伤肺细胞,久而久之可能引发异常病变,增加患肺癌的可能性。且吸烟时间越长、每天吸烟越多,损伤累积效应越明显,风险越高。即便每日吸烟量少,相较于不吸烟者,肺部伤害仍持续存在,患癌几率也会上升。

开始吸烟的年龄对肺癌发病风险影响很大。年少时身体器官处于发育阶段,肺组织更脆弱,此时吸烟,有害物质对肺部的损伤更严重且具有持续性,因此年少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远高于成年后吸烟者。很多吸烟者认为戒烟后肺癌风险会立即消失,这是错误的。戒烟后,肺部损伤修复需漫长时间,风险不会立刻降至正常水平,完全恢复至与不吸烟者相当的状态,往往需要数十年。

二、早期肺癌的隐匿性:早诊为何充满挑战

早期肺癌常“悄无声息”,这是其难被发现的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早期患者无明显不适,身体看似正常,难以察觉肺部异常。部分人仅偶尔咳嗽、胸闷,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相似,易被当作小毛病忽略,不会想到做肺部检查。而当出现痰中带血、胸痛、体重骤降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肺部生理特点也增加了早诊难度。肺组织本身缺乏痛觉神经,因此早期肿瘤通常不会引发疼痛。且肺容量大,小病灶难通过自我感知发现。吸烟者不能仅凭身体感觉判断肺部健康,定期专业检查很有必要。

三、早诊技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

低剂量螺旋CT:早诊的可靠选择。相比传统的胸片检查,低剂量螺旋CT更为灵敏,能够发现很小的肺部结节,大大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它的辐射剂量较低,每年做一次检查,辐射带来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对于特定的吸烟人群,国际上的权威指南都推荐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诊断的方法。肺癌诊断中,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可能提示风险。但这些指标升高不一定就是患肺癌,肺部炎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戒烟后的检查与监测。很多戒烟者误以为戒烟后就无需关注肺部健康,这是误区。戒烟后的几年是肺组织修复的关键期,期间潜在病灶可能显现。戒烟者第一年应做全面肺部检查,之后仍需每年筛查,不能因戒烟而掉以轻心。

四、行动指南:让早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清楚自身风险:根据吸烟年限、每日吸烟量、开始吸烟年龄等,判断自身风险等级。吸烟严重者要尽快筛查;风险较低者,到一定年龄也应定期筛查,不可侥幸。

选择合适医疗机构:尽量选择有低剂量螺旋CT设备的正规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这些机构设备先进,医生经验丰富,诊断水平有保障,能确保检查结果准确,避免漏诊、误诊。

妥善保存检查资料:建立健康档案,保存每次肺部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参考,方便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肺结节的变化,准确判断其性质并制定诊疗方案。发现磨玻璃结节,别恐慌也别忽视,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既不过度焦虑,也不耽误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筛查是及早发现肺癌的手段,而戒烟才是降低风险的根本方法,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注意厨房油烟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影响,多方面保护肺部健康。

五、结论

肺癌晚期虽凶险,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但早期可防可治,这一点常被忽视。对吸烟者来说,主动筛查不是因为害怕疾病,而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是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幸福的重要举措。抓住早诊关键期,用科学方法保护健康,才能在与疾病的对抗中占据优势。记住,任何时候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都不算晚,尤其是现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