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游颖琦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7
26

手臂或者小腿突然出现质地柔软、忽隐忽现、有轻微疼痛感的包块,你会紧张吗?答案是:会!肌骨超声则可以快捷、简便地为您消除焦虑,通过肌骨超声,我们可以看到肌肉筋膜连续性中断,出现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空隙,而这种表现则是典型的肌疝。

什么是肌疝

肌疝是肌肉的一部分筋膜向外突出后在皮下或肌间隙出现的软组织肿块,常在某种体位或肌肉强力收缩时出现,改变受压体位或肌肉松弛时可消失,具有可复性。好发于小腿胫前区,可由外伤或激烈运动而引发,超声是诊断此病变的首选方法,可显示疝口的大小、疝囊内容物与周围组织关系及筋膜损伤情况,并可鉴别静脉曲张、脂肪瘤、脓肿、腱鞘囊肿、有无肌肉撕裂等。

肌疝的病因

多数肌疝患者在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或外伤后发病,且多在小腿胫前肌。职业和体育活动、创伤、慢性骨筋室综合征都被认为是肌疝的相关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肌筋膜缺损或薄弱,如小腿神经终末支及穿支血管穿过筋膜处的薄弱部位,小腿肌疝可由此疝出;手术损伤或锐器切割可造成肌筋膜的损伤和破裂,当肌肉肿胀、压力增高时,可向筋膜外膨出。

肌疝常发生于小腿的下1/3处,多表现为无痛性包块,无红肿热痛及血管杂音,肿块质地较软,有可复性,肌肉收缩时肿块体积增大,放松时缩小或消失,但是偶尔也会有肿块在肌肉收缩时体积缩小或消失。肌疝患者一般情况下疼痛感不重,当肌肉受到筋膜疝环嵌压,发生局部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时,局部会出现明显疼痛。如肌肉压力很大,肌肉疝出后被筋膜环嵌压,不能回缩,可出现炎性渗出、肿胀,受压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疝内肌肉缺血,但一般不会出现肌肉坏死。

肌疝的超声表现

肌疝通常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肌肉收缩时因肌肉组织由此向外突出,筋膜裂隙可显示得更清晰。肌疝通常在某种体位肌肉收缩时出现,肌肉松弛时自行或加压而复位消失,复位后不易探到疝口。轻者肌肉筋膜尚连续,仅局部变薄,轻度抬高,局部肌肉轻微隆起。较重者可见呈高回声的肌肉筋膜连续性中断,出现低回声空隙,一般边界清晰。疝出的肌肉回声一般低于周围正常肌肉组织,可能与肌肉的各向异性或者肌肉反复的微小损伤有关。肌肉从筋膜缺损处疝入类似蘑菇的表现,从筋膜缺损处向周围放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于少数患者肌肉疝出处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提示肌疝发生于筋膜的薄弱处,即血管及神经从筋膜中穿出处。

肌疝的治疗

肌疝的治疗以保守为主,不需要手术,但若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施行手术修补。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来制定,以确保个性化的治疗效果。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患者,减少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减轻肌肉负担;穿戴弹力护具,通过外部压力限制肌肉膨出,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感;采用超声、电疗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当疼痛感显著影响日常生活时,肿块出现频繁嵌顿,面临肌肉缺血坏死的风险时,经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仍未见效时,均可使用手术治疗,通过修补筋膜缺损,无论是直接缝合还是植入补片,均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结语

与肌疝形成有关的筋膜缺陷的先天因素是不常见的,但外伤和手术后出现肌疝的情况多见。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筋膜的缺陷及肌疝的范围,在急性期形成疝的肌肉由于纤维脂肪垫的聚集,表现为强回声,如果肌疝持续存在,那么由于受累肌肉水肿甚至坏疽,它会表现为低回声。肌疝常在剧烈活动时发病,并在休息后复位,所以超声检查时应该注意选择剧烈活动后形成包块或疼痛出现时立即进行。超声检查肌疝时,应该注意不要用探头施加过大的压力,加压会使受累的肌肉缺血加重,甚至造成坏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