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我家男宝都10岁了,身高还不到一米四,医生,这可怎么办呀?”“先给孩子测一下骨龄。”在儿童保健科,时常能听到家长与医生间这样的对话,而此刻,家长们心里却打起了鼓:“听说骨龄要照X片,射线对孩子会不会有影响?”传统的骨龄检测需要拍X光,虽然辐射剂量很小且在安全范围内,但家长们还是会有所顾虑,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另一种安全无辐射测量儿童骨龄的办法——常规超声测量儿童骨龄。
首先,大家要知道骨龄是什么。我们常说每个人有两个年龄:
生活年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年龄、岁数,从出生开始计算
骨龄(Bone age):生物学年龄,反映骨骼实际发育的成熟度,通过骨龄数据和生长曲线图,可以科学地推算孩子的最终身高。通常情况下,骨龄和实际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
其次,哪些孩子需要测骨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生长迟缓。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尤其是出生时伴有身长、体重不足的孩子。
性早熟。女孩8岁前、男孩10岁前出现发育迹象: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出现阴毛、腋毛。
过度肥胖的孩子,肥胖会加速骨骺的闭合,影响身高。
生长激素治疗期间,需多次测量骨龄,为医生制定干预方案。
某些小儿内分泌疾病需要经常检测骨龄,此种情况较少。
超声检查无辐射、无痛苦、无侵入性,可动态观察,很适合正在长身体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那些有多次骨龄检查需求的人群。近年来,超声逐渐成为骨龄评估的热门技术,超声医生只需要用一个小小的探头在孩子的手腕和膝部轻轻地滑动,孩子在无辐射、无痛苦的过程中很快便能完成检查,那么超声医生又是如何来观察骨龄的呢?简单来说,医生通过测量小儿桡骨、尺骨和股骨远端骨骺及骨化中心的最大径,计算骨化率(骨化中心最大径与骨骺最大径之比),得到超声骨成熟度评分,根据骨成熟度-年龄对照表推断出孩子的骨龄。在检查过程中,同时还能早期发现腕关节、膝关节的异常病变,比如关节积液、滑膜炎、周围软组织的占位病变等。
生长是否达标,通过测量的骨龄与实际年龄进行比较,通常有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提示正常发育;骨龄>实际年龄1岁以上,提示发育提前;骨龄<实际年龄1岁以上,提示发育延迟。
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最终身高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生会根据每种情况给出不同的建议,如果您的孩子骨龄测出来偏大一岁以上,也不要着急,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孩子身高逆袭也不是梦。此时,超声检查的安全可重复性又可以发挥作用了。在观察骨龄的时间里,超声可作为重复检查的手段,动态检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除了常规超声,大家熟知的检测骨龄的方法还有X线和MRI(磁共振成像)。X线拍摄小儿左手腕关节正位片,观察左手腕骨骨化中心的形态来确定骨龄,是临床最常用的办法。然而因存在电离辐射,需控制检查次数,避免频繁使用。MRI不仅能显示骨骼,还能清晰显示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和骨骺的细节,对骨龄评估和未来身高预测有非常大的优势,然而由于费用昂贵,预约和检查时间较长,且更适用于青春中后期的孩子,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因其安全无辐射、价格低、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热门技术。
接下来回答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Q1:超声测量骨龄准不准?
A:对于常规的儿童生长发育评估、身高管理以及大部分内分泌疾病的初筛,超声测量骨龄的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其精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Q2:孩子几岁适合测量骨龄?
A:通常四岁以上即可检测,生长发育异常的孩子,可更早监测。
Q3:检测前需要准备什么?
A:无需特殊准备,检查期间孩子需配合做到不动即可。
总之,家长们可以放心让孩子接受超声骨龄的检测,它是一种现代化的、安全的、准确的评估骨龄的办法,正在逐渐成为儿童保健领域的常规检查手段。不过目前这项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更大量样本数据的研究支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