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孕期,每一位准妈妈都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然而,妊娠期高血压却如同一颗潜在的“雷”,悄然威胁着母婴的健康。这种孕期特有的疾病,不仅会让孕妈在当下饱受身体不适的折磨,更可能像一双无形的手,左右着整个孕期的健康走向,甚至给分娩埋下隐患。不过,别担心!只要我们掌握好日常监测、饮食调理和科学护理的“法宝”,就能为母婴健康牢牢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日常监测:捕捉健康信号
日常监测是防控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血压、体重和水肿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暗藏健康密码。
血压监测需每日固定时间进行,清晨起床后半小时(空腹、未活动)和晚上睡前是最佳时段,此时血压更能反映真实水平。测量前要安静休息10分钟,避免活动或情绪波动导致数值失真。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血压计,测量精度更有保障。袖带下缘要放在肘窝上方2~3厘米处,松紧以能塞进两个手指为宜,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测量准确性。每次测量建议间隔1分钟测两次,取平均值记录,减少误差。当血压持续≥140/90mmHg时,需及时就医。
体重变化也是重要监测指标:建议每周一早上空腹、排便后测量。孕期每周正常体重增长约0.3~0.5公斤,若一周增长超1公斤,可能是体内水分潴留、水肿加重的信号,要及时告知医生。
水肿监测同样关键:每天早晚要观察脚踝和小腿。早上看脚踝,晚上查小腿,按压水肿部位,若出现凹陷且长时间不恢复,就是典型的凹陷性水肿。将早晚水肿程度对比记录,可为医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若水肿蔓延或伴随其他不适,需立即就诊。
饮食调理:科学饮食稳血压
饮食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作用重大,合理搭配能有效稳定血压。
低盐是饮食调理的核心,每天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5克以内。像咸菜、腌肉、酱菜等含隐形盐多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它们会像“升压剂”一样让血压升高。
新鲜蔬菜和水果要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蔬菜富含铁元素和叶酸,可预防孕妈贫血,助力胎儿神经管发育;水果能增强免疫力,为母婴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每天摄入量不能少于100克,鸡蛋、低脂牛奶、牛肉和猪瘦肉都是优质来源。鸡蛋每天1~2个,牛奶500毫升左右,牛肉和猪瘦肉等肉类合计50~100克即可,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因过量导致身体负担。同时,要远离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避免体重过快增长影响血压。
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也可多吃,钾能促进钠排出,帮助维持血压平衡。
科学护理:全方位护健康
日常护理要注重细节,兼顾休息与活动,做好情绪管理。
孕妈要避免提重物、弯腰拖地等重活,这些动作可能增加腹部压力,影响血压。但适当轻度活动有益,比如每天早晚在天气凉爽时,到平坦地方散步20~3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若散步时出现头晕、眼花,要立即停下,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症状不缓解需马上就医。
情绪对血压影响很大,孕妈要保持心情平稳,可通过听舒缓音乐、看轻松书籍等方式调节。家人要多陪伴、分担家务,减少孕妈的心理压力。
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早上起床后喝一杯,上午、下午适时补充,每次别喝太多,避免给心脏和肾脏增加负担。
充足睡眠也很重要,每天要睡够10小时,中午最好小憩半小时。睡觉时尽量左侧卧位,能减轻子宫对血管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供。在脚下垫个枕头,让脚部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让身体在睡眠中更好地修复。
妊娠期高血压虽然看起来有些棘手,但只要孕妈们用心做好日常监测,精心规划饮食,科学进行护理,家人也全力给予支持和陪伴,有问题及时向医生求助,就一定能携手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开启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