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疾病,暴饮暴食与生活不规律均可能诱发该疾病。作为一种多种因素协同下的炎性病变,及时诊断与治疗也是阑尾炎预后的关键。目前主要是通过切除术治疗阑尾炎,虽然其只是一个小手术,但是如果未做好临床护理,依旧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和出血等不良事件,延缓疾病的康复过程。那么对于阑尾炎病人,我们要如何进行护理呢?
病情监测
阑尾炎病人在入院及术后,护理人员都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严格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数据信息。在病房巡视过程中要耐心与病人沟通,倾听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护理人员还需关注病人的腹部变化情况,在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配合进行处理。
体位护理
阑尾炎病人在术后还需做好卧位护理,一般要根据病人麻醉情况选择术后卧位。比如病人在应用椎管内麻醉法时,术后需要采用去枕平卧位,持续时间6~8h,避免脑脊液外渗诱发的头痛问题。对行全麻手术患者,在清醒后无不适感时,我们要协助患者维持半卧位休息,并且做好腹腔引流,避免产生术后感染的问题。
切口护理
进行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情况,通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的方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如果病人在术后存在低烧情况,而且时间超过了72h,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要观察手术切口部位是否存在红肿或者触痛感,以及是否渗出脓性分泌物。如果确认为切口感染,要协助医生进行切口处理,随后通过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饮食护理
阑尾炎病人在手术之后要禁食,一般在术后5~6天才能普通饮食。很多家属担心病人的术后情况,手术后会立即给病人补充营养。但是阑尾炎手术后的病人消化功能减弱,过早进食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机体功能,也就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排气情况,在排气后先要进食流质食物,随后慢慢过渡到面条与粥等半流质饮食。在饮食过程中要加大对高蛋白与高维生素含量食物的摄入量,严禁食用生冷与刺激性的食物。通过摄入新鲜蔬菜与水果的方式,为病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需要注意的是,术后要减少对韭菜等消化难度大食物的摄入,减少对伤口愈合造成的影响。
并发症护理
阑尾炎病人在术后可能产生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在没有及时对症干预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术后恢复与预后效果。其中腹腔出血多是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导致的,临床表现有面色苍白、腹痛等,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休克症状。这种情况下要协助病人保持平卧位,及时进行出血点的止血处理,并辅助吸氧与静脉输液,实现并发症状的有效控制。对于部分体质比较差的患者,术后要做好充分保暖,密切关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出现并发症前兆时就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改善病人的预后与治疗效果。
出院指导
在阑尾炎病人手术效果良好的情况下,一般3~4天就可以出院。但是这一时间段切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因此还需做好出院指导,帮助病人在居家恢复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家期间要尽量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此外还要形成规律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蔬菜与水果的食用,并做好便秘的预防。术后切口恢复良好后还要适当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居家期间也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有切口疼痛或者腹痛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避免并发症发生。
阑尾炎病人只有做好日常护理,才能改善预后。因此我们还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做好并发症预防。在加快病人伤口愈合的基础上,提高其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