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不管是在运动中,还是在安全事故中,骨折的出现频率都居高不下。因此,很多朋友对“骨折后要养多久”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同时对“骨折后的饮食注意事项”也十分好奇,那么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有关骨折的知识吧。
1.骨折后需要养多久
1.1骨折愈合过程
1.1.1血肿炎症机化期
患者处于血肿炎症机化期时,骨折断端会出现血肿,随后血肿会逐渐被身体中的新生肉芽组织吸收,从而形成纤维组织,以此来连接骨折断端,这个修复过程会持续大约2周左右。
1.1.2原始骨痂形成期
在这一阶段,骨折断端纤维组织会慢慢形成原始骨痂(新的骨组织),此时骨折情况相对稳定,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会看到原始骨折线变的模糊,周边有骨痂形成,这一过程大约会持续4-8周左右。
1.1.3骨性愈合期
在骨性愈合期,患者的骨折断端骨痂会越来越成熟,并且骨折线会更加模糊,骨折的整体状态会趋于稳定,这一阶段大约会保持8-12周时间。
1.1.4骨折塑形改造期
此时,患者的原始骨痂和正常骨质之间几乎没有区别,而多余的骨痂也会被破骨细胞吸收,进而为骨折塑形提供有利条件,但这一时期大约需要维持1-2年左右。
1.2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2.1年龄
对于年龄较小的骨折患者来说,尤其是儿童,由于其骨折生长较为活跃,所以骨折恢复时间也相对较短,一般会在4-8周内愈合。而较为年长的骨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其身体代谢速度变慢,所以实际愈合时间会较预期愈合时间延长50%左右。
1.2.2治疗方式
骨折的治疗方式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需要用夹板、外固定支具、石膏等进行固定,通常情况下患者的骨折会在4-6周左右出现愈合倾向。而对于一些不稳定性骨折、移位明显的骨折以及需要解剖复位的骨折类型来说,则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钢板螺钉内固定等,利用这一治疗方式能很好的固定骨折端,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可能会加快骨折康复期,但是需要综合考虑术后恢复期。
2.骨折后应注意增加哪些食物
2.1钙元素
钙元素是骨骼生长所需的基础矿物质,所以骨折患者需要在恢复期适量增加对钙元素的摄入,建议骨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对牛奶、豆腐、芝麻等富含钙元素食物的摄入。
2.2蛋白质
蛋白质作为骨骼恢复的重要营养支持,可以进一步促进骨骼健康生长,所以患者在骨折后应增加摄入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
2.3维生素D
如果骨折患者仅仅增加对钙元素的摄入,而忽视维生素D,那么骨折的恢复情况会大打折扣,所以建议骨折患者在增加对钙元素摄入的同时,也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此来促进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推荐食用深海鱼、蛋黄等食物,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促进维生素D合成。
2.4镁和锌
镁元素和锌元素具有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所以增加对镁元素和锌元素的摄入可以帮助钙元素沉淀到骨骼内,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3.骨折饮食的误区有哪些
3.1大量补钙
虽然骨折患者需要依靠钙元素来促进恢复,但是大量补钙并不会加速骨折愈合,甚至会为身体带来其他健康影响。由于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会释放钙质,在经过针对性治疗之后,患者的骨折情况会逐渐恢复,而如果在此时大量补钙,则可能会导致钙元素被血液吸收,进而增加高钙血症的患病风险。
3.2喝骨头汤补钙
虽然骨头中有大量的钙元素,但是骨头汤中的钙元素会大大减少,每100ml骨头汤中仅仅含有2-4mg的钙元素,甚至没有牛奶中的钙元素高,并且骨头汤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如果摄入过多会增加痛风的风险,因此喝骨头汤补钙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4.结束语
骨折后的恢复时间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也要有所注意。在此希望广大骨折患者谨遵医嘱、合理饮食,从而早日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