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胃癌是指发生于胃的癌症,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是遗传、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烟草、酒精等众多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胃癌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比如大量吸烟、酗酒,喝浓茶、浓咖啡,烧烤、油炸、快餐食品,以及高糖、高盐、高脂饮食,腌制食品;此外,不吃或少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再有就是生活习惯上,饮食没有规律,饥一餐饱一餐,大吃大喝,狼吞虎咽,甚至是经常熬夜、宵夜、过度疲劳,一些不良情绪的影响等。
3.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患胃癌的患者,其后代患有胃癌的几率要高于没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4.胃部相关疾病:比如胃息肉、胃炎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长时间后可能会恶化,甚至产生癌变。
胃癌在身体的表现
1.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如:(1)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2)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2.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1)体重减轻、贫血、乏力。(2)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3)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4)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隐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5)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怎么治疗
1.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胃镜下切除和外科手术。对于不同部位的胃癌,胃切除范围是不同的。位于胃下部的癌可进行远侧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位于胃体部的癌可进行全胃切除术,位于胃食管结合部的癌可进行近侧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2.化疗:不同的病情阶段,化疗的作用亦不一样,化疗的具体方案和药物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虽然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它在胃癌治疗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术前放疗,特别是针对胃食管结合部癌,多项研究显示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肿瘤负荷,为提高肿瘤治愈率提供帮助。
4.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研究总结出来的对胃癌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生涉及多种信号通路,比如生长因子,若生长因子高表达,则胃癌进展较快。通过阻断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靶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并防止胃癌进一步发展。
5.免疫治疗:人体负责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就是免疫细胞,其消灭癌细胞的作用,受到细胞上的一些调控点的调节,这些调控点就是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从而解除免疫抑制,使免疫细胞能够攻击癌细胞。
6.中成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胃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于高龄、体质差、病情严重而无法耐受西医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怎么预防
1.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2.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若检查为阳性,应及时治疗。
3.及时就医及胃镜检查。
因为早期胃癌往往无症状,常在体检中被发现,故我国建议40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进行胃癌筛查。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①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