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洁  单位:达州市达川区福善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441

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但有一种危险,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无声杀手”,悄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它就是脑出血。这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一旦发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脑出血的神秘面纱,了解它,才能更好地防范它。

一、认识一下脑出血这个“致命杀手”

脑出血,医学上又称自发性脑出血,简单来说,就是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像失控的洪水一般在脑内横冲直撞。

二、脑出血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1.高血压:头号“嫌疑犯”:长期高血压会让脑内的小动脉变得脆弱不堪,就像一根长期承受高压的旧水管,管壁逐渐变薄、失去弹性。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这些薄弱部位就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

2.血管病变:暗藏的“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病变也是脑出血的常见病因。颅内动脉瘤就像是脑血管上鼓起的一个“危险气球”,随着瘤体增大,随时可能破裂;而动静脉畸形则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管结构脆弱,在血压波动等因素影响下,极易破裂出血。

3.其他帮凶:凝血功能障碍、脑淀粉样血管病、过度饮酒、吸烟、滥用毒品,甚至一些药物的不当使用等,都可能成为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三、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千万别忽略

1.头痛:最常见的“预警铃”:多数脑出血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比平时的头痛严重得多,就像脑袋里有个小锤子在疯狂敲击,而且疼痛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头部。

2.呕吐:不容忽视的警示:紧接着头痛,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且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脑出血刺激了颅内的呕吐中枢,导致胃部强烈收缩,食物不受控制地喷出。

3.肢体无力或麻木:行动的“绊脚石”:患者可能会感觉一侧肢体变得沉重、无力,甚至无法正常活动,拿东西拿不稳,走路也摇摇晃晃。有的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像有无数只小蚂蚁在爬。

4.语言障碍:交流的“拦路虎”:说话变得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或者自己也难以理解他人的话语,严重时甚至完全无法开口说话。

5.视力问题:视觉的“迷雾”: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看东西重影,甚至眼前突然发黑、视野缺损等情况。这是因为出血影响了视觉中枢或压迫了视神经。

四、脑出血,该如何“制服”它?

1.内科保守治疗:“温和的守卫”:如果脑出血量较小,病情相对稳定,医生通常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通过使用药物,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帮助堵住破裂的血管;再配合营养神经药物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

2.外科手术治疗:“果断的利刃”:对于出血量较大、伴有意识障碍,或者脑室梗阻引起脑积水的患者,外科手术就成为了拯救生命的关键手段。手术的目的是尽快清除颅内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五、预防脑出血,从这些小事做起!

1.控制血压:守护脑血管的关键:定期测量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2.健康饮食:给血管“加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

3.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中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头颅CT等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血管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避免不良习惯:远离危险源头:坚决杜绝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不良习惯。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波动;酒精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凝血功能;而一些药物,尤其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使用不当会增加出血风险。

脑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为大脑筑牢安全防线,不给“无声杀手”可乘之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