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邓伊伶  单位: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827

在电子设备充斥生活的今天,“小眼镜”的身影越来越常见。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日益严峻。孩子明亮的双眼,不应被厚厚的镜片所遮挡。这份儿童视力保护指南,将带你科学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别让近视偷走孩子珍贵的童年。

近视现状:不容忽视的视力危机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超过 40%,初中生近视率超 70%,高中生近视率更是突破 80%。近视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效率,还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对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身心健康造成长远影响。近视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追根溯源:导致儿童近视的“隐形杀手”

1.用眼习惯不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孩子在写作业、看书时姿势不正确,眼睛与书本距离过近;沉迷电子产品,长时间玩游戏、刷视频,都会使眼睛处于持续紧张的调节状态,睫状肌痉挛,晶状体变凸,进而引发近视。此外,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乘车看书等不良习惯,也会加重眼睛负担。

2.户外活动不足

充足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天然“良药”。研究表明,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降低近视发生风险。阳光照射能促使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然而,当下孩子们学业压力大,课余时间多被辅导班、兴趣班占据,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这无疑为近视埋下隐患。

3.遗传因素影响

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虽然无法改变,但通过科学的用眼习惯和早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智慧:守护视力的传统良方

1.穴位按摩:疏通经络,明目护眼

中医认为,眼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明目的效果。常见的护眼穴位有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风池穴等。每天坚持按摩这些穴位,每个穴位按摩 1 - 2 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酸胀感为宜,能有效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

2.中药调理:从内而外滋养双眼

中医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症状,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对于肝肾阴虚导致的视力下降,可选用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中药材,配伍成明目养肝的方剂;对于脾胃虚弱的孩子,通过健脾益气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改善眼部营养供应,增强眼部功能。

3.耳穴压豆:简单便捷的护眼方法

耳穴压豆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耳朵上分布着与眼睛相关的穴位,如眼、肝、肾等。将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耳穴上,每天按压 3 - 5 次,每次 1 - 2 分钟,通过刺激耳穴,调节身体机能,起到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

科学防护:给孩子清晰“视”界

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胸口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控制用眼时间,每用眼 30 - 40 分钟,休息 10 - 15 分钟,可远眺、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同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打球、放风筝等。家长可利用周末、节假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眼睛充分沐浴阳光,放松身心。即使学习任务繁重,也应保证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

3.定期视力检查

建议孩子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及时了解视力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避免近视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