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少症是啥?可别不当回事
您有没有感觉年纪大了,走路越来越慢,提点重东西就费劲,爬楼梯容易累,甚至不小心容易摔跤,这可能不只是老了没劲,而是肌少症在作怪。肌少症,简单说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上的肌肉悄悄变少、变弱了。这可不是小事,它会让您走路不稳,容易摔跤骨折,拎不动东西,家务活干着费劲,带孙子孙女也力不从心,身体变差,容易生病,甚至增加住院风险。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近四成都面临这个问题。但别担心,肌肉是可以“存”起来的,其中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吃对吃好。
肌肉为啥会溜走?吃错是祸首
很多老人认为清淡饮食最健康,长期吃素、避免油盐。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肌肉逐渐流失。
1.肌肉最爱“蛋白质”:肌肉就像房子,蛋白质就是盖房子的“砖瓦”。蛋白质吃不够,身体只能拆掉“旧房子”(肌肉)来用,肌肉就越来越少了。
2.光有砖瓦还不够:盖房子还需要工人和工具。维生素D、钙、锌等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转化为肌肉的必要“帮手”,如果缺乏它们,肌肉合成会受到影响。
3.牙口不好、吃得少:牙不好嚼不动肉,或者胃口差吃得少,营养自然跟不上。
4.活动减少:老年人常觉得“年纪大了就该休息”,但缺乏锻炼会导致肌肉萎缩。
存肌肉,关键靠吃,这么吃,才有力气
核心秘诀:每餐务必包含优质蛋白。
吃多少:别太计较复杂数字,记住每天都要吃够肉蛋奶豆。比如一个鸡蛋、一杯奶(250ml)、一巴掌大的鱼或肉(大约2两)、一块豆腐,这些都是好选择。尽量把这些富含蛋白的食物分在三餐吃。
吃啥好?蛋白质宝库有哪些?
蛋奶类:鸡蛋、牛奶、酸奶,每天一个蛋,一杯奶,轻松又营养。
鱼禽肉:鱼肉(刺少的更好)、鸡胸肉、瘦牛肉、瘦肉,鱼肉、鸡肉相对好消化。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毛豆,植物蛋白好吸收,对延缓肌肉衰老有帮助。
啥少吃或不吃
尽量少吃以下几类食物,以免影响肌肉合成或加重代谢负担。如高糖食物:糖果、甜饮料、糕点等。高盐食物:咸菜、腌肉、加工零食等。高脂、油炸食物:炸鸡、薯条、肥肉等。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浓茶或饮酒,会影响蛋白质吸收及肌肉修复,酒精还会直接损伤肌肉细胞。
光吃蛋白还不够,这些帮手不能少
1.阳光维生素D:免费妙招可晒太阳,建议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露出胳膊腿晒15-30分钟但别暴晒。食物帮手:蛋黄、深海鱼(如三文鱼)、添加了维生素D的牛奶。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点维生素D补充剂。
2.肌肉燃料B族维生素:
吃啥?可适量吃全麦面包、燕麦片、瘦肉、动物肝脏等。它们帮助身体把吃进去的蛋白质转化成能量和肌肉。
默默功臣镁: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等);粗粮可选择糙米、燕麦;坚果每天吃一小把。
肠道卫士膳食纤维+健康油脂:主食加点粗粮,如燕麦、糙米、玉米、红薯等。多吃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用点好油如橄榄油、菜籽油,吃些富含好脂肪的鱼如三文鱼、鲭鱼。坚果有杏仁、核桃,吃一小把就行。
保证蛋白质摄入的最佳烹饪方式:清蒸、水煮、炖煮。如鸡蛋可水煮、蒸,鱼类海鲜适合清蒸、白灼、少油香煎。禽肉(鸡鸭肉)适合卤煮、滑炒。猪牛肉适合红烧、炖煮。避免高温油炸、长时间煎烤及过度调味。
一日三餐怎么搭
早餐:燕麦粥/杂粮馒头+1个鸡蛋/一杯豆浆+一碟小菜如拌菠菜。
午餐:米饭/面条+一份肉/鱼/豆腐(巴掌大小)+两种不同颜色的蔬菜(一大碗)。
晚餐:杂粮粥/红薯/玉米+一份肉/鱼/豆腐(比午餐略少)+一种蔬菜(一大碗)。
加餐(可选):一杯牛奶/酸奶,或者一小份水果、几颗坚果。
记住原则:主食粗细搭配,顿顿有蛋白,餐餐有蔬菜。具体吃什么,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牙口调整。
特殊情况怎么办
牙口不好、嚼不动:把肉炖烂,比如红烧肉、炖牛肉。多吃豆腐、蒸蛋、鱼泥、肉末。蔬菜切碎点,或者做成菜泥。
吞咽困难:把食物做得软烂,甚至打成糊糊,比如肉末蔬菜粥、鱼蓉米糊。吞咽时务必小心,必要时咨询专科医生。
糖尿病、肾病: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在控制好血糖或肾脏负担的前提下,他们会告诉您怎么吃蛋白质更安全、更有效。
别光靠吃,动起来也很关键
光吃不动,肌肉也难长。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散散步、打打太极、做做简单的家务,或者跟着视频做点适合老人的轻力量练习,比如举举小矿泉水瓶,都对保持肌肉力量非常有帮助,开始运动前最好也问问医生。
行动起来,别让肌肉悄悄溜走
肌肉就是咱们老年人的健康本钱。从今天开始,注意每餐都吃点肉蛋奶豆,晒晒太阳,适当活动活动。坚持下去,您会发现走路更稳当,不容易摔跤。手里有劲,买菜拎东西不发愁。精神头更足,带孙辈、做家务都轻松。身体更硬朗,享受活力满满的晚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