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名字听起来比较吓人,但多囊并不是囊肿,而是卵巢上的“小泡泡”,这些“小泡泡”是未成熟的卵泡。然而,不少患者经常将囊肿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相提并论,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够让身体里的这个“小怪兽”听话。所以,为了改善人们的认知误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吧!
作为一种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临床上以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肥胖、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长期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子宫内膜癌风险。那我们该如何去管理这个“小怪兽”呢?
首先,重中之重是生活方式的调整:
饮食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当通过加强日常饮食管理的方式改善自身的病情状况。具体而言,患者应当多食用燕麦、糙米、菠菜、西兰花、蓝莓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以免血糖出现波动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还需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鸡蛋、瘦肉、豆制品等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加速身体的恢复。此外,多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橙子、坚果等。
运动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运动,以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为主。例如,患者可以选择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能够降低血糖,并减轻体重。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运动时间应当控制在30分钟左右。同时,也可以选择哑铃、弹力带等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次,能够增加肌肉量,提高患者的代谢率。
睡眠管理
作息规律,确保每日睡眠时间在7小时至9小时,能够对身体内分泌系统进行有效调节,还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为保证患者具有较高的睡眠质量,在睡前应当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泡脚、听舒缓音乐等。
(4)心理调适: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积极的心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参加团体活动。在心理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尽可能避免因疾病原因加重心理负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
然而,患者在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手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1:只有严格控制饮食和大量运动才有效。
正解:过度节食和大量运动无法长期坚持,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而应以适度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的方式,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误区2:所有脂肪都不好。
正解:不饱和脂肪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益,患者应适量摄入,需限制摄入不健康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误区3:水果是健康的食物,可以随便吃。
正解:部分水果中果糖含量较高,患者应选择低GI的水果食用,且还应当对水果的食用量进行控制。
其次是药物治疗,其目的是管理月经周期、降低高雄激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为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诱导排卵、提供助孕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月经周期进行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根据个体化情况,可选择复方短效避孕药或孕激素。
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则建议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该药物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高雄激素状态、卵巢排卵功能等。
当患者有生育要求时,可适当使用来曲唑或克罗米芬,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提升排卵成功率。同时,也可采用中医药内服外治的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还无法被根治,但可有效控制,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行动起来,持之以恒,你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