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是人体重要的“核心区域”,容纳着肝、脾、胃、肠、肾等诸多关键脏器,且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一旦遭受刀刺伤或撞击伤,可能迅速引发脏器破裂、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后果,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极大地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了解腹部刀刺伤与撞击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及外科手术原则,对于在危急时刻为伤者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
腹部刀刺伤与撞击伤的特点
腹部刀刺伤多由锐器如刀具、玻璃碎片等造成,伤口通常较深且边缘相对整齐。由于腹部脏器密集,锐器容易直接刺破或切割脏器,导致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内容物外漏等情况。若损伤到大血管,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
腹部撞击伤则多由钝性外力引起,如车祸撞击、高处坠落、重物挤压等。这种损伤的伤口可能不明显,但外力通过腹壁传导至腹腔内,易造成脏器挫伤、破裂。比如,脾脏和肝脏质地较脆,在撞击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肠道可能因撞击出现扭转、破裂等情况。而且,撞击伤有时会导致多脏器损伤,病情更为复杂。
腹部刀刺伤与撞击伤的急救处理
在现场遇到腹部刀刺伤或撞击伤时,正确的急救处理能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保持冷静,判断伤情。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查看腹部有无伤口、出血情况,以及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询问伤者受伤的经过,有助于初步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其次,处理伤口。对于腹部刀刺伤,若致伤物仍留在体内,切勿轻易拔出。因为致伤物可能暂时起到堵塞血管的作用,一旦拔出,可能导致大出血。应在致伤物周围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敷料轻轻包裹固定,避免其移动,然后用绷带或宽布带包扎伤口。若伤口有出血,可用敷料直接压迫止血,但压力要适中,避免过度压迫影响脏器功能。
对于撞击伤,若腹部无明显伤口,但伤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肌紧张等情况,可能是腹腔内脏器损伤,此时不要随意搬动伤者,尤其要避免让伤者站立或坐起,防止加重出血和病情。若伤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然后,及时转运。在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要尽快将伤者送往附近有条件救治的医院。转运过程中,要让伤者保持平卧位,下肢适当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腹部刀刺伤与撞击伤的外科手术原则
对于腹部刀刺伤和撞击伤,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手术探查。对于有明显腹腔内出血、脏器损伤迹象的伤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探查,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手术探查的时机至关重要,拖延时间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
二是全面探查,避免遗漏。手术中要对腹腔内的所有脏器进行仔细检查,包括实质性脏器(肝、脾、肾等)和空腔脏器(胃、肠等),确保不遗漏任何损伤。尤其是对于撞击伤,可能存在多处、多脏器损伤,更要细致探查。
三是彻底止血。腹腔内大出血是导致伤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中必须迅速找到出血点并彻底止血。对于小血管出血,可采用结扎或电凝止血;对于较大血管损伤,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修补或吻合术。
四是修复或切除受损脏器。根据脏器损伤的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若脏器损伤较轻,可进行修补术,如肝、脾的裂伤修补、肠管的缝合等;若脏器损伤严重,无法修复,为了挽救生命,可能需要进行脏器切除术,如脾切除、部分肠管切除等。
五是清洗腹腔,预防感染。手术中要彻底清洗腹腔,清除腹腔内的积血、积液、异物及消化道内容物等,减少感染的风险。必要时,可放置引流管,将腹腔内的渗出液引出体外。
六是术后监测与护理。手术后要对伤者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尿量、腹腔引流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瘘等。同时,要做好伤口护理、营养支持等工作,促进伤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