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倩倩 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马来酸左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类降压药,经常有患者咨询这三种“氨氯地平”降压药是不是一种药?不同名称的氨氯地平有何不同?不同的氨氯地平适用人群有何不同?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题一:三种氨氯地平是不是一种药?不同名称的氨氯地平有何不同?
药师解答:三种氨氯地平不是一种药,但属于一类药,都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份不一样
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成分是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马来酸左氨氯地平主要成分是左旋氨氯地平,其中氨氯地平为消旋体,有左旋和右旋2种同分异构体,而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左旋体。
降压强度不一样
相同剂量的三种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的降压强度要强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般来说,5mg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相当于2.5mg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主要原因是氨氯地平为消旋体,5mg的氨氯地平含有2.5mg左旋氨氯地平和2.5mg右旋氨氯地平,其中起降压作用的主要是左旋体,左旋体拮抗钙离子通道的活性是右旋体的近1000倍,是消旋体的2倍,右旋体几乎无作用。
副作用不一样
相同剂量的三种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的副作用要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般来说,5mg左旋氨氯地平的副作用相当于2.5mg氨氯地平的副作用。主要原因是氨氯地平为消旋体,其副作用多源于右旋体。在研究中发现,左旋氨氯地平2.5mg不良反应少,心悸、水肿、潮红、头痛、头晕等症状轻微,主要原因是其副作用多源于右旋体,且用药剂量较小。
每日最大剂量不一样
根据三者说明书,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每日最大剂量是10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的每日最大剂量是5m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VS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结合的酸根不同。氨氯地平呈弱碱性,苯磺酸与马来酸都属于有机酸。苯磺酸与马来酸相比,酸性更强,形成的化合物更稳定,但由于马来酸较苯磺酸酸性弱一点,所以其与左旋氨氯地平成盐后在体内可能溶解速度会更快一点。但无论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还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相当。
问题二:不同的氨氯地平适用人群有何不同?服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师解答:三种氨氯地平适用的人群一样,除了都可用于高血压病人群,还可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稳定性冠心病,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伴严重心绞痛的二线用药。
氨氯地平在服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如果您对氨氯地平及其他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过敏,或者您是严重低血压患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者,应禁用氨氯地平。
(2)妊娠期妇女使用氨氯地平的安全性目前尚不明确,故妊娠期妇女应谨慎使用氨氯地平,若确需使用,应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3)尚不明确氨氯地平是否可随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妇女用药应停止哺乳。
(4)氨氯地平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如氨氯地平与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可能会导致本品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其不良反应(如头痛等),故应谨慎合用,若确需合用,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减少氨氯地平用量。
(5)氨氯地平应早晨服用,食物对本品吸收没有影响,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
(6)您在使用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因为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而葡萄柚汁会抑制肝药酶CYP3A4,从而抑制氨氯地平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其副作用。
(7)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起效缓慢,一周后才可观察到其降压效果。
(8)氨氯地平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头痛、下肢水肿、颜面潮红、心慌等,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若出现不能耐受的症状,要及时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