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佳敏  单位:绵阳四〇四医院心内科  发布时间:2025-07-29
1951

心脏如同永不停歇的泵机,每天跳动约 10 万次,默默支撑着生命活动。但这个强大的器官并非坚不可摧 —— 长期不良习惯会像慢刀一样磨损心功能,从最初的轻微不适,逐渐发展为胸闷、气短,甚至心力衰竭。了解那些正在透支心功能的 “隐形杀手”,才能让心脏始终保持强劲动力。

饮食:高负担的 “甜蜜陷阱”

高糖高脂饮食正在悄悄改变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当大量精制糖(如奶茶、蛋糕)进入体内,血糖骤升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多余的糖分还会转化为甘油三酯,沉积在心脏周围形成 “心肌脂肪浸润”,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研究显示,每天喝 1 杯含糖饮料的人,心力衰竭风险比不喝的人高 20%。

过量摄入盐分则是心脏的 “隐形负担”。钠元素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迫使心脏更费力地泵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不超过 5 克,但一份外卖炒饭的含盐量就可能达到 6 克。长期高盐饮食会使心脏室壁增厚,就像过度使用的泵机零件变厚变硬,最终因弹性下降而效率降低。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具隐蔽性。油炸食品、植脂末中的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心脏的舒张功能。心脏舒张时本应轻松接纳血液,但若冠状动脉因斑块狭窄,心肌得不到充足供血,就会出现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活动后气短。

作息:被打乱的 “节律密码”

熬夜是心功能的 “慢性毒药”。心脏的跳动遵循昼夜节律,夜间本应心率放缓、血压降低,进入 “休整模式”。但熬夜时,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心脏被迫维持高负荷运转,心肌耗氧量增加。连续熬夜 3 天,心脏的泵血效率会下降 15%,而长期熬夜则会导致心肌细胞能量储备耗尽,引发心律失常。

“昼夜颠倒” 的生活方式危害更大。夜班工作者的心脏需要不断适应 “该休息时工作,该工作时休息” 的错乱节律,其心力衰竭风险比正常作息者高 40%。这种紊乱会破坏心肌细胞的生物钟基因,导致钙代谢异常 —— 钙是心肌收缩的关键元素,若钙离子进出细胞的节奏被打乱,心脏就会像卡顿的机器,出现收缩无力或不协调。

运动:过犹不及的 “双刃剑”

久坐不动会让心脏 “变懒”。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肌纤维会逐渐萎缩,泵血能力下降,稍微活动就会心跳加速、气短。这类人群的静息心率往往偏高(超过 80 次 / 分钟),而心率越快,心脏的 “寿命” 消耗得越快 —— 就像快速运转的齿轮,磨损速度远超正常节奏。

但过度运动同样会透支心功能。未经训练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如连续跑全马),会导致心肌短暂缺血,甚至引发 “运动性心肌病”。心脏在短期内承受超出负荷的压力,心肌细胞会因缺氧释放肌钙蛋白,这是心肌损伤的明确信号。临床中,不乏年轻人因盲目挑战极限运动而诱发急性心衰的案例。

情绪:被忽视的 “心理负荷”

长期焦虑是心功能的 “隐形消耗者”。焦虑时,身体持续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心脏长期处于 “应激状态”。这种慢性压力会使心脏室壁厚度增加,舒张功能减退,就像紧绷的弹簧逐渐失去弹性。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概率是普通人的 2 倍。

突然的情绪爆发则可能引发 “心碎综合征”。极度愤怒或悲伤时,交感神经会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瞬间抑制心肌收缩,导致左心室扩张、泵血能力骤降。患者会出现类似心梗的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但冠脉造影却无明显狭窄,这种因情绪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守护心功能的 “黄金法则”

保护心脏无需复杂方案,关键在于坚持:饮食上,用全谷物替代精制糖,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周吃 2 次深海鱼补充 Omega-3 脂肪酸;作息上,固定睡眠时间(每天保证 7-8 小时),即使熬夜也尽量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运动上,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 150 分钟即可,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情绪上,每天留 10 分钟做深呼吸或冥想,及时缓解压力。

心脏的衰老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每一个不良习惯累积所致。就像呵护精密的钟表,及时调整那些磨损零件的 “坏习惯”,才能让心脏的跳动始终强劲而规律。毕竟,心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生命的质量与长度。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