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莉梅  单位:剑阁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6
117

在护士日常护理工作中,抽血、注射、换药等操作时,难免会遇到锐器伤、血液体液溅洒等职业暴露情况,一旦接触到携带病原体的血液或体液,可能引发感染风险。而职业暴露发生后,有个“30分钟黄金处理期”——这30分钟内的应急处理是否及时、规范,直接关系到感染风险的高低。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拆解这30分钟的处理流程,帮助护士掌握关键应对方法,也让更多人了解这份守护护士健康的重要指南。

即刻现场处理(0-5分钟)

发生职业暴露后,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处理是阻断风险的关键,不同暴露类型处理方式有区别。

如果是锐器伤,要马上放下手中工作处理伤口:先捏住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出少量血液,这样能减少病毒残留;接着用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冲掉表面污物;最后用碘伏或75%酒精仔细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避免二次感染,消毒后不要随意包扎,保持伤口透气,方便后续检查。

若是血液、体液暴露,需按接触部位处理:皮肤接触时,先用肥皂液涂抹接触处,再用流动水反复清洗2-3分钟,尤其要搓洗缝隙处;如果是眼睛、口腔等黏膜暴露,立刻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眼睛冲洗时要轻轻翻开上下眼睑,确保冲洗到结膜深处,每次冲洗至少10分钟,彻底清除残留的血液或体液,降低感染可能。

报告与评估(5-10分钟)

完成现场处理后,要在10分钟内启动报告流程,这是后续风险管控的重要环节。首先第一时间向科室护士长或主任说明情况,接着联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告知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过程;之后按要求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详细记录暴露类型、接触的患者信息、伤口或暴露部位情况,确保信息准确,方便后续追踪。

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会快速开展风险评估。一方面会核查暴露源情况,比如调取患者的病历,确认患者是否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若患者未做过相关检查,会协调安排检测;另一方面会评估暴露程度,像锐器伤要判断伤口深浅、是否有出血,血液体液暴露要查看接触面积大小、黏膜接触时长,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用药与检查(10-20分钟)

风险评估后,会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用药,这一步要在暴露后24小时内完成,越早用药效果越好。如果暴露源是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携带者,或暴露程度较严重,通常需要用药,比如预防乙肝可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艾滋病会用组合抗病毒药物。用药前要告知医生自身过敏史,用药期间可能有轻微恶心、头晕等反应,若反应严重需及时反馈,不能自行停药。

同时,会安排护士做相关病原体检测,明确是否感染。检测项目根据暴露类型定,比如接触血液会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测分多个时间节点:暴露当天先做基础检测,之后乙肝需在1个月、3个月后复查,艾滋病要在3个月、6个月后再次检测,通过多次检测排除感染可能,让护士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后续追踪与监测(20-30分钟)

完成预防用药和初始检查后,接下来要在20-30分钟内做好后续追踪与监测的基础工作,这是长期保障护士健康的关键。医院会为暴露护士建立专门的健康追踪档案,档案里会详细记录暴露发生的时间、类型,现场处理、报告评估的全过程,以及预防用药的种类、剂量,还有每次检查的结果和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方便后续连贯追踪健康变化。

同时,会根据暴露的病原体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定期复查计划。比如针对乙肝,会安排1个月、3个月后的复查;针对艾滋病,会在3个月、6个月后再次检测。一定要按时复查,因为有些病毒感染后有“窗口期”,早期可能检测不出来,按时复查能及时发现是否感染,一旦出现异常可尽早干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最大程度减少职业暴露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总之,护士职业暴露后的30分钟黄金处理期至关重要,及时规范处理能最大程度降低健康威胁,是守护护士健康的关键防线。未来做好职业暴露预防同样重要。医院要多开展培训,教护士正确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技能;护士日常也要多留意,操作时做好防护、集中注意力。只有“预防”和“应急处理”双管齐下,才能更好保障护士职业安全,让他们安心投入护理工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