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呼吸骤停,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突然停止呼吸。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人体细胞需要氧气维持生命,尤其是大脑,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氧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呼吸骤停通常发生得很突然,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都可能遇到这种紧急情况。
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
了解呼吸骤停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常见的原因包括:
窒息:食物、异物卡住气道,导致空气无法进入肺部。
急性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可能阻塞气道,引发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心脏停止跳动,继而导致呼吸停止。
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引起气道收缩。
中毒:某些药物或有毒气体抑制呼吸神经中枢。
脑部损伤或疾病:影响控制呼吸的脑部区域。
溺水:水进入气道阻止氧气进入肺部。
呼吸骤停的症状
呼吸骤停发生时,患者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
停止呼吸:胸部没有起伏,无呼吸声。
意识丧失:人会突然失去意识,无法回应。
皮肤发绀:嘴唇、脸色青紫,因为血液缺氧。
无脉搏或脉搏微弱:心脏跳动异常或停止。
当你发现身边有人出现上述情况,时间就是生命,必须马上采取急救措施。
遇到呼吸骤停,应该怎么办
1.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当确定有人呼吸骤停,首先要做的是让别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当地急救号码),并告知具体地址和情况。时间非常宝贵,越早得到专业救援,患者的生存率越高。
2.判断呼吸和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你还好吗?”
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和感觉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不呼吸,说明可能处于呼吸骤停状态。
3.开始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急救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身体输送氧气,维持心脏和脑部的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步骤:
准备姿势:将患者平躺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
胸外按压:
双手叠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胸部中央位置)。
手臂伸直,用体重垂直向下压胸部,按压深度约5-6厘米。
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人工呼吸(如果受过培训且愿意施救):
使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子。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大约1秒,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按压和吹气的比例: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施救直到:
医务人员赶到接手。
患者恢复呼吸。
你因体力不支而必须停止。
重要提示:如果未受过人工呼吸培训或不愿进行口对口吹气,至少应尽力进行持续的胸外按压。
4.解除气道阻塞
如果呼吸骤停是由于气道被异物堵塞引起(比如突然噎住),需要紧急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冲击法):
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抱患者腰部。
一只手握拳,将拇指侧放在患者肚脐上方、胸骨下缘处。
另一只手包住握拳的手,快速向内上方冲击,帮助将异物从气道推出。
对于婴儿及年幼儿童,方法稍有不同,应特别注意安全。
5.体位调整助呼吸
如果患者恢复了意识和呼吸,但仍然意识不清,应将患者侧卧(恢复体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为什么大众需要学会这些技能
呼吸骤停的抢救关键就在于“黄金几分钟”,很多患者如果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前得到及时的应急处理,都有可能转危为安。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和急救技巧,能极大提升患者存活率。
此外,疫情和各种急诊事件频发,公众急救意识的提升能减少因等待专业救援而导致的悲剧。
温馨提示:如何预防呼吸骤停
注意饮食,避免大口吞咽,细嚼慢咽。
避免接触过敏原,尤其是已知过敏体质人群。
控制慢性疾病,如哮喘和心脏病。
遵医嘱服药,远离有害物质,戒烟限酒。
保持环境安全,防止溺水和窒息意外。
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异常症状。
总结
呼吸骤停是一种极为紧急的生命危机,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掌握判断呼吸骤停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拨打急救电话,更重要的是学会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清除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