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姣  单位:宣汉县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1129

烧伤是由热力(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磷等)、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冲、脱、泡、盖、送”急救法1.冲:用流动的清洁冷水冲洗烧伤创面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冲洗持续时间不少于20分钟或直至创面疼痛充分缓解。对于化学烧伤和大面积烧伤,冲洗时间可能需要更长。冲洗时要注意水流不要过于湍急,以免对创面造成二次损伤。针对四肢烧伤,采用流动清水冲洗;针对头面部、躯干及腹股沟等部位烧伤,可视情况用湿毛巾交替冷敷。

2.脱:应尽快脱去被热液浸湿的衣物,避免衣物上的热量继续作用于皮肤,加重烧伤程度。如果衣物与皮肤黏连,可小心剪开周围衣物,保留黏连部分。

3.泡:在冲洗后,将烧伤创面浸泡在冷水中,可进一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浸泡时间一般为15 - 30分钟,浸泡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温的恒定,可适时添加冷水或冰块。

4.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床单等覆盖烧伤创面,以保护创面免受污染和再次损伤。覆盖物应尽量轻柔,避免摩擦创面。

5.送:在进行了上述初步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特殊类型烧伤的急救要点1.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包括酸烧伤、碱烧伤等化学物质烧伤,与热力烧伤不同的是,其主要致伤机制为化学物质本身对皮肤或黏膜的持续腐蚀作用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放热所致热损伤。对于酸、碱等化学物质所致烧伤,推荐立即移除污染的衣物、清除皮肤表面化学物质,尽快使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患处30分钟至2小时,并将患者紧急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浓硫酸遇水会释放大量热量,应先用干布吸去,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盐酸烧伤可直接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不建议非专业人士使用肥皂水或石灰水等进行中和,以免反应产热加重损伤。

磷烧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浸泡在水中以隔绝空气防止磷继续燃烧。浸泡后,用镊子小心地去除磷颗粒,用湿纱布包扎创面,并尽快送医进行进一步处理。

当皮肤被生石灰灼伤后,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熟石灰烧伤,可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创面,并尽快送往医院。

2.电烧伤 电烧伤主要包括电接触烧伤、电弧烧伤以及电流致衣物或环境着火所致烧伤。发生电烧伤时,急救的首要原则是尽快使患者脱离电源,同时禁止直接接触患者,须在确保施救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患者迅速脱离电源。此外,还应尽快脱掉患者身上烧焦或者冒烟的衣物及所有与体表皮肤接触的金属等。3.低热烫伤 低热烫伤一般是指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50℃左右的热源,造成的表皮、真皮浅层、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渐进性热损伤。低热烫伤患者的即时创面表现可能并不严重,导致患者或经验不足的医师常忽视其真实的深度(可能已达深Ⅱ度甚至Ⅲ度),所以发生低热烫伤后要尽快就医治疗。

预防烧伤,从生活细节做起1.家庭安全:厨房是烧伤事故的高发区域,使用炉灶、电器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热油溅出、食物起火等情况。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燃气管道等,确保其安全运行。存放含氢氟酸、硫酸铜、磷酸等化学物质的清洁剂时,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误用。

2.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要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随意玩火、乱扔烟头。遇到火灾时应保持冷静,按照疏散指示标志迅速撤离现场。在使用公共浴室等设施时,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3.工作场所:对于从事与高温、化学物质、电气设备等相关工作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烧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意外伤害,掌握正确的烧伤急救知识和预防方法,对于降低烧伤的危害、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工作,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让烧伤远离我们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