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骨折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要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和康复,除了科学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而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医特色护理对股骨骨折患者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
中医护理依托于我国传统医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情志护理、药膳、中医护理技能等。很多股骨骨折患者会伴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中医认为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病情迟迟不愈就是因为患者情绪因素的影响。中医情志护理能够先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分辨具体类型,通过“以情胜情”法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如给予患者充分的肯定、向患者讲解如今医疗发展的先进性,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
2、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才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但是很多股骨骨折患者因为疼痛不适会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通过中医耳穴埋豆等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的疼痛,而且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也受到了患者的认可。例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对于缓解患者机体疼痛、镇静安神等有积极的效果,能够达到通络止痛、宁心安神的效果,从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有利于缓解患者便秘
股骨骨折患者极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中医护理干预后则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构建合理的饮食方案,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而且,中医认为骨折患者的便秘大多是因气血虚弱、动力不足所引发,从而配伍相应的药物达到润肠通便、补脾益胃、生津益气的效果,中医用药后对于根治便秘有很好的效果,患者也能够通过调理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
股骨骨折患者中医特色护理
1、情志护理
不论是护理人员还是家属,都要积极地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沟通中要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比如股骨骨折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因此称呼上可以亲切一些。在沟通中要肯定患者的想法、理解患者的不安,向患者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调理身体的小贴士,让患者认识到保持身心舒畅对促进病情好转的重要性。
2、中医特色护理技能
①中药贴敷。由于很多患者都会有便秘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贴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取3g生大黄粉末与蜂蜜按照1:1的比例调和成膏状,涂抹在肚脐部位用纱布覆盖,每天更换1次。②腹部穴位按摩。取患者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和上巨虚穴进行按摩,按摩时要注意力道适中,沿经络循行方向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5分钟,上午、下午各按摩一次。③耳穴埋豆。取患者的神门、皮质下、交感、便秘点、大肠等耳穴,将王不留行子清洗晾干后,用胶布固定在各个穴位上,嘱咐患者每天进行穴位按压,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每天按压2次,患者以感受到酸、麻、胀、痛为“得气”。
3、饮食护理
在中医饮食护理中,可通过辨证了解患者体质,以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①气滞血瘀的患者,日常可以多吃芹菜、藕等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蔬菜,零食可以选择酸奶、山楂等。②心脾两虚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饮食上可以选择瘦肉粥、鱼肉粥等,山药、红枣也具有补血益气健脾的效果,注意不可吃生冷、寒凉的食物。③脾肾阳虚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多吃土豆、红薯等食物,注意不可吃肥甘厚腻、不易消化的食物。④湿热内蕴型患者也要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山药、薏苡仁可以配合做粥食用,油炸、辛辣的食物不可吃。
4、中药内服
患者骨折初期要选择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药物,比如消肿定痛汤、冰麝止痛胶囊等;骨折后期则以补益肝肾为主,可以选择接骨续筋汤、伤骨再生胶囊等药物。
5、功能锻炼
中医理论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骨折患者康复期通过主动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运行,避免血栓、压疮的发生,还能够消肿祛瘀、促进骨折部位的康复。例如:①气血不足患者。指导患者进行骨折部位上下关节的活动,比如脚踝、骨盆等,活动范围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②阳虚湿重的患者可以进行行走负重训练,局部进行中药热敷或中药熏蒸。
中医护理注意事项
在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中,也不要忽视了基础护理,比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等。密切关注患者骨折部位的变化,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对已出院的患者,若出现同样情况,应嘱其及时返院检查。在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功能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对周围肌肉或韧带造成损伤,中医护理要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