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木生  单位:中江县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3
2714

日常生活中,小伤口经常出现。做饭时被菜刀轻轻划到手指,散步时被路边树枝蹭破胳膊,运动时不小心摔倒擦破膝盖等,这些小伤口往往被人们忽略。很多人觉得,一点点皮外伤忍一忍、晾一晾,过几天就好了。但是,小伤口不进行有效处理,可能会变成大麻烦。小伤口的处理效果与身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具有屏障作用,会保护我们的机体免受外界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袭。一旦皮肤出现伤口,机体屏障被打破,各种病原体侵入可能性就会增加。

小伤口不处理的危害

第一,感染。在皮肤出现伤口后,外界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快速聚集在伤口处,在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和消毒的情况下,此类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引发伤口感染。感染初期,伤口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在感染程度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化脓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第二,伤口愈合延迟。小伤口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会启动自我修复机制,促进伤口愈合。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伤口处的污染物会阻止机体的再生与修复,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同时,当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因反复刺激与感染,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影响美观与皮肤功能。

第三,引发全身性疾病。破伤风杆菌等特殊的细菌常存在于土壤、铁锈等环境中,在伤口被此类污染物污染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下,破伤风杆菌可能在伤口处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破伤风。破伤风症状主要表现在肌肉强直、痉挛,严重时可能造成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第四,并发症。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而言,小伤口的不处理可能会造成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水平较高,身体抵抗力与伤口愈合力较差。小伤口的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感染,从而引发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常见小伤口的处理方式

第一,擦伤。擦伤是最常见的小伤口形式,其主要是由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造成的表面破损。处理擦伤小伤口需要用生理盐水将伤口表面的泥沙、灰尘等污染物冲洗干净,在伤口处异物较大的情况下,可使用消毒棉签将异物缓慢取出,此过程中要控制操作力度。在伤口清理干净后需要用碘伏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涂抹适量抗菌软膏,再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避免再次受到污染。擦伤处理需要保证伤口包扎的适度性,保持伤口透气性。

第二,割伤。割伤主要是由刀具、玻璃等锋利物品造成,伤口边缘相对整齐,可能会有出血现象。在伤口较浅、出血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在伤口处按压几分钟进行止血,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洗去伤口处的异物与血迹,再用碘伏对伤口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涂抹适量抗菌软膏;在伤口较深,出血量较多的情况下,应简单止血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处理(缝合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第三,刺伤。刺伤主要是由针头、铁钉、竹签等尖锐物品刺入皮肤造成的,伤口较小但较深,容易造成厌氧环境,增加破伤风、感染的风险。处理刺伤时需先检查伤口处是否有异物存留,如有则应尽量去除,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刺伤较深,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伤口实际情况进行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减少破伤风的发生。

第四,烧伤、烫伤。轻微的烧伤、烫伤也属于常见的小伤口,主要由热水、火焰、蒸汽等造成。发生烧伤、烫伤后,应立即将伤处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15-20分钟(如自来水),以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冲洗后不能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此类物质可能会造成伤口污染,增加感染风险。对于轻度烧伤、烫伤可涂抹专门的烧伤膏,并用无菌纱布对伤口部位进行包扎。在烧伤、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泡的情况下,不能自己挑破水泡,应及时就医处理。

小伤口处理注意事项

第一,伤口清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不能用酒精直接涂抹伤口,以免刺激皮肤组织。

第二,消毒宜选用碘伏,并避免将红药水与紫药水混用。伤口不能涂抹牙膏、草药等偏方,易引发感染。

第三,包扎不宜过紧,要保持透气,每日更换敷料。

第四,伤口较深、出血不止或被生锈物品划伤,需及时就医,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糖尿病患者的伤口需格外关注,一旦发现红肿、化脓等异常,应立即就诊。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