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对于尚无法清晰表达不适的低龄儿童而言,血氧饱和度能够第一时间捕捉血液中氧含量变化,快速识别低氧血症风险,是家庭与临床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正常儿童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₂)数值通常在95%-100%之间,但不同年龄、健康状况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会使该范围略有不同。这一指标能直观反映儿童血液中氧气的携带情况,就像一个灵敏的“氧气侦探”,时刻守护着孩子的健康。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方法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测量儿童血氧饱和度应选择正规的脉搏血氧仪,使用时,轻轻地将血氧仪的探头夹在孩子的手指、脚趾或耳垂上,仪器就能快速、无创地检测出血氧饱和度数值。
注意事项:
1.避免同一侧手臂和手指同一时间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臂式血压带会阻断血流,导致测不出血氧饱和度。
2.保持手指温暖、放松;避免用涂指甲油或其他有色颜料的手指进行检测,避免用留长指甲或佩戴美甲片的手指;不宜在有灰指甲的手指上检测。
3.在测量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状态,防止哭闹、活动等导致数据偏差。
异常情况及原因
当血氧饱和度数值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像感冒、哮喘、肺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干扰血液正常运输氧气的功能。一旦血氧饱和度偏低,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和指甲部位发紫等症状;有时孩子还可能变得嗜睡、不爱吃东西等。长时间的低血氧饱和度会对孩子的大脑、心脏、呼吸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或出现相关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吸氧或雾化治疗。
血氧饱和度是儿童呼吸循环功能的“晴雨表”。作为家长,掌握科学的居家监测方法与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不仅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必修课”,更是为突发状况筑牢安全防线,为儿童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