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每一位献血者捐献的血液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符合国标《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后,才能发往医疗机构供患者输注。如果您在献血后收到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短信时,是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了吗?献血前不是验过血吗?首先您不要过于紧张或焦虑,这并不意味着您身体出现了某种状况。
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每位献血者捐献前要进行血型和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输血前四项筛查等项目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才能进行捐献。虽然献血前的检测结果可以较快得出,但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部分等待时间长的或者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才能完成的项目,则需要将捐献的血液运回至血站实验室才能完成。检测项目包括ABO+RhD血型定型、谷丙转氨酶,以及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四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测。因此,通过了献血前的检测并不意味着捐献的血液就是合格的,只有经过血站实验室检测并且结果符合要求的血液才能被视为合格的。
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血站对血液的检测应作为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宜献血以及血液是否适宜临床输注的结果,不可作为评估献血者健康状态或诊断潜在疾病的手段。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血站采用了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和严格标准的筛查策略。相比之下,医疗机构则是通过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辅助血液检测结果来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血站的检测标准比医院的健康诊断标准更加严格,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例如,血站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试剂灵敏度更高,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如果血站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不一定代表献血者患有相关疾病。由此可见,尽管两者都对血液进行检测,但其目的与方法却有所不同。通常来讲,血站的血液检测结果判定比医疗机构更严格。所以说,献血后的血液检测不合格不等于身体出了问题。
如果捐献的血液检测不合格,还能再次捐献吗?血站实验室判定血液检测不合格后,会按照国家规定报废当前血液,同时对献血者采取屏蔽措施,检测不合格的项目是除了血型以外的单个或多个检测项目,仅谷丙转氨酶检测会自动恢复屏蔽的献血者。一些临时性的因素可能会导致血液检测不合格,但并不说明献血者存在长期健康问题,如果献血者近期患有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即使已经痊愈,短期内血液中的某些指标可能仍会异常。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不规律饮食作息等也可能导致血液检测指标异常,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导致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和严格标准的筛查策略只是其中一方面。除此之外,血液检测设备的性能、精度以及稳定性,试剂的质量和纯度,检测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献血者自身饮食、作息等因素都可能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对于这部分屏蔽献血者是可以申请恢复的,这个过程叫作献血者归队。献血者归队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献血者权益,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指南》就是依据《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和规范制定的。当献血者既往捐献的血液出现?对于这部分屏蔽献血者是可以申请恢复的,这个过程叫作献血者归队。献血者归队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献血者权益,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当献血者既往捐献的血液出现某项检测不合格时,符合归队条件且本人要求的,就可以启动献血者归队程序了。当献血者复查结果符合归队指南解除屏蔽条件的,解除屏蔽后间隔期满三个月,且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就可以归队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啦。
所以,如果捐献血液后血液检测不合格,并不代表身体出现了问题,只是作为判断献血者是否适宜献血以及血液是否适宜临床输注的结果。建议献血者不要过于担心,也可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医院的检测结果为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