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伟  单位:威海海大医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27
8

在孩子们五彩斑斓的玩具世界里,磁力珠以其小巧精致、可随意拼接造型的特点,深受不少小朋友的喜爱。然而,这看似无害的小玩具,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致命风险,稍有不慎,就会从“创意玩具”变成“夺命糖”。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的危险

1.两岁幼儿的及时救援

两岁的小宝宝,趁家长不注意,把磁力珠塞进了鼻孔。家长发现后,心急如焚,立刻将孩子送往医院。医生及时取出了鼻子里的磁力珠,并给孩子做了CT检查,发现肠道里还有一颗磁力珠。考虑到孩子目前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医生建议家长回家观察孩子的状态,查看大便情况。隔天,磁力珠自行排出体外,孩子有惊无险。

2.十岁患儿的幸运逃脱

十岁的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出于好奇吞食了七颗磁力珠。吞下后,他立刻觉得不对劲,赶紧告诉了老师。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通知了家长。家长迅速带孩子就医,CT检查显示磁力珠连成一条线,卡在了十二指肠。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医生在无痛胃镜下成功将磁力珠取出,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3.五岁患儿的生死劫

一患儿五岁,活泼好动,半夜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家长初判为胃肠感冒,服药后症状却持续加重,后送至附近医院。B超显示肠胀气,医生怀疑肠梗阻但未确诊,建议转诊。上级医院复查仍疑肠胀气,予灌肠处理后症状短暂缓解,家长带其返家。

然而返家后腹痛复发且加剧,家长紧急送往市立医院。B超仍示肠胀气,按胃肠炎治疗四小时无果,患儿呕出物现咖啡色。家长察觉异常,与医护沟通后加做CT,发现肠道环状异物致肠套叠梗阻。患儿随即被推入手术室,术中取出九粒磁力珠,但因磁力珠长期挤压,小肠5厘米坏死被切除。术后家长方知孩子误吞磁力珠,追悔莫及。

磁力珠为何如此危险

磁力珠的磁力非常强,当孩子误吞多颗磁力珠后,这些珠子会在肠道内相互吸引。由于肠道是弯曲的,磁力珠就会在不同的肠段相互吸附,挤压肠壁。随着时间的推移,肠壁会因为持续的挤压而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肠穿孔,肠道内的粪便和细菌就会进入腹腔,引发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家长该如何防范

1.严格筛选玩具

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玩具的适用年龄和安全警示标识。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尽量避免购买含有小零件的玩具,尤其是像磁力珠这样体积小、磁力强的玩具。

2.加强安全教育

家长要经常向孩子普及安全知识,告诉他们哪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塞进身体的孔洞里。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误吞异物的危险。同时,要教育孩子在玩耍时,如果不小心吞食了异物或者将异物塞进了身体的其他部位,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

3.关注孩子行为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异常症状,要及时询问孩子是否吞食了异物。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害怕被责骂而不敢说实话,家长要耐心引导,让孩子放下顾虑。

误吞磁力珠后该怎么办

1.立即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误吞磁力珠,无论孩子是否有明显的症状,都要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B超、CT等,确定磁力珠的位置和数量。

2.密切观察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孩子出现腹痛加剧、呕吐频繁、发热、便血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

3.配合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磁力珠位置较浅,且数量较少,可能会尝试通过胃镜或肠镜取出;如果磁力珠已经进入肠道深处,或者出现了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拒绝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