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冬梅  单位:南宁爱尔眼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340

"糖网"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简称,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高血糖会逐渐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出血、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糖网病变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而当患者自觉视力下降时,病情多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预防糖网致盲的关键在于"规范检查"——即通过标准化的筛查流程和专业的检查手段,在视力受损前及时发现病变迹象。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糖网的危害特点、规范检查的重要性以及科学防治建议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糖网致盲的危害不容忽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隐匿性强、进展性快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的首要原因。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持续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微血管瘤或点状出血,患者常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视网膜会出现棉絮斑、硬性渗出等改变,此时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视物模糊。若仍未及时干预,病变将进入增殖期,产生脆弱的新生血管,这些异常血管极易破裂出血,导致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糖网病变通常是双眼同时受累,一旦进入晚期,即使接受治疗也难以完全恢复原有视力。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糖网危害认识不足,往往等到视力明显下降才就医检查,错过了早期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因此,提高对糖网致盲危害的认识,树立主动筛查的意识至关重要。

二、规范眼底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

预防糖网致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规范的眼底检查制度。标准的糖网筛查应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和散瞳眼底检查等基本项目,必要时还需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特殊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医生全面观察视网膜各部位的细微变化,发现早期病变迹象。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确诊5年后开始每年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在确诊时就进行首次眼底检查,之后根据病情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加强监测,应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各检查一次。规范的检查流程不仅能及时发现病变,还能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视力良好、没有眼部不适,糖尿病患者也应坚持定期眼底检查,因为糖网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自觉视力下降时,病情可能已相当严重。建立这种"无症状也检查"的健康意识,是预防糖网致盲的重要前提。

三、科学防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预防糖网致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糖网的基础,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确诊糖网,应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眼内注药或手术治疗。对医疗机构来说,应建立标准化的糖网筛查流程,配备专业的检查设备,培养专业的眼科医师队伍。内分泌科与眼科的协作也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在内科就诊时应获得及时的眼科转诊建议。在社会层面,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糖网危害的认识,消除"视力好就不用检查"的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开展糖网筛查服务,方便患者就近检查。此外,医保政策也应适当覆盖糖网筛查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有效的糖网防治网络,真正降低致盲风险。

四、结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危害严重,但通过规范的眼底检查完全可以在早期发现并有效干预。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认识到定期眼底检查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糖尿病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完善筛查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记住:预防糖网致盲,规范检查是关键。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守护好"心灵之窗",避免不可逆的视力损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糖网筛查,为明亮的未来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