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鼻饲喂养是维系口腔癌、喉癌等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生命的关键营养支持措施,但是受手术直接刺激、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应激与代谢因素的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呃逆这一并发症,使其苦不堪言,频繁的膈肌痉挛除了会加重患者疼痛并影响其日常休息之外,还会造成误吸或营养摄入不足的风险,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呃逆的护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科学评估
1.基础评估三要素
发作特征:应详细记录患者每小时呃逆发作的次数、呃逆持续的时间,并明确诱发因素,例如体位变动后或鼻饲喂养后发生呃逆。
伴随症状:重点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腹胀等临床症状,此时提示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或误吸等临床急症。
营养状态:由于呃逆的原因会造成患者进食中断,使其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需要患者配合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指标数据,同时要每天测量体重,记录体重变化。
2.特殊风险筛查
术后48小时内,可利用咽喉镜探查其咽喉部位水肿的程度,怀疑胃管位置异常后,应协助医生在X线辅助下明确管端是否到达其胃体下部。低钠血症是导致患者出现呃逆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此期间,护士还要特别观察患者的电解质变化情况(如钙、钠水平)。此外,若是发现患者呃逆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未得到缓解,并伴随呕吐咖啡样物或鲜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提示发生误吸;同时伴有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排查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或脑转移。
二、优化鼻饲管管理
插胃管时保证所有侧孔能够进入到患者胃部,之后将导管予以妥善固定,并注意避免压迫鼻腔黏膜,每天检查胶布是否发生松动,避免出现胃管位移的情况。如置入胃管后发生频繁呃逆,应将胃管拔出3~5cm,观察30min,如呃逆未止,再将胃管送入原长度,并上下滑动胃管3~5cm约5min。在鼻饲喂养操作期间,每次输注前都要回抽胃液,若发现残余量超过100ml,则会暂停喂养。喂养过程中将鼻饲液的温度控制在38~40℃之间,并将输入流速控制在50~80ml/h,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在喂养前后均要使用30ml温水及时将管道进行冲洗,而患者需要持续半卧位30~60min,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反流的刺激。
三、饮食与口腔护理
营养液选择低产气、高蛋白配方,避免豆浆、牛奶或容易发酵的食物,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还需添加膳食纤维制剂,这样能够避免由于便秘而加重呃逆的临床症状。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口腔护理,每天使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清洁口腔,观察舌体、牙龈有无肿胀等情况。
四、物理干预
当呃逆出现急性发作时,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采取无创物理方法,患者需要深吸气后屏气10~15秒,这样重复3~5次就能有效缓解。或者使用棉签针对咽后壁进行轻柔刺激,诱发恶心反射,这种方式也能够缓解呃逆症状。
五、心理与环境调适
受疾病的影响,很多患者在治疗阶段会出现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会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呃逆症状加重,而呃逆经久不愈又会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尤为重要,了解不良情绪的诱因之后对其实施相应的情绪调节,通过播放视频或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其对呃逆的感知,也可以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每天训练2次,每次15min,起到缓解不良情绪的作用。此外,日常恢复期间还要保证病房内环境舒适、安静,给予患者良好的休息空间,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
总而言之,对于鼻饲营养的患者来说,呃逆护理是一项需要智慧与耐心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呃逆发生的原因,才能有效应对呃逆带来的不适,积极配合接受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促进早日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