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丽莉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755

“三分熟的牛排鲜嫩多汁”、“醉蟹酒香浓郁”、“涮肉几秒就入口更嫩滑”……这些看似美味的饮食选择,背后可能隐藏着寄生虫感染的风险。肉类是人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猪、牛、羊、鱼、蟹等动物身上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若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肉,这些“不速之客”就可能趁机侵入人体,引发长期健康隐患。

一、猪肉:常见寄生虫的“温床”

猪肉是日常生活中消费量最大的肉类之一,也是多种寄生虫的宿主,其中最常见的有猪肉绦虫和旋毛虫。

1. 猪肉绦虫病

猪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其肌肉中可能含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当人食用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后,幼虫会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引发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危险的是,若囊尾蚴侵入大脑、眼睛等部位,会导致癫痫、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这种情况被称为“囊虫病”,治疗难度极大。

2. 旋毛虫病

旋毛虫幼虫常寄生在猪的膈肌、舌肌等部位,人食用含幼虫的生肉或未熟透的肉后,幼虫会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生新的幼虫。这些幼虫钻入肠壁、肌肉、心脏等组织,引发发热、全身肌肉疼痛、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累及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危及生命。

二、牛肉与羊肉:不容忽视的寄生虫威胁

牛和羊作为常见的食草动物,也可能携带特定寄生虫,其中弓形虫和肝片形吸虫最为典型。

1. 弓形虫病

弓形虫的终宿主是猫,但牛、羊等动物可能成为中间宿主,其肌肉和内脏中含有弓形虫包囊。人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后,包囊进入人体并繁殖,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仅出现轻微发热、淋巴结肿大,但若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感染。

2. 肝片形吸虫病

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和胆管内,其囊蚴可能附着在水草上,被牛羊吞食后感染。人若食用未煮熟的、被囊蚴污染的牛羊肉,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囊蚴会进入肝脏,引发肝脏炎症、胆管阻塞,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

三、水产类:潜藏的多种“隐形寄生虫”

鱼、虾、蟹、螺等水产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但它们携带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且感染后症状往往较为隐匿。

1. 异尖线虫病

海鱼(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其幼虫寄生在鱼的肌肉中。人食用生鱼片、醉虾蟹等未加热的水产后,幼虫会钻入胃肠道黏膜,引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严重时需手术取出幼虫。

2.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淡水鱼虾是华支睾吸虫的中间宿主,人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后,囊蚴会在胆管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可在胆管内寄生多年,导致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甚至诱发胆管癌。患者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3. 肺吸虫病

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溪蟹、蝲蛄(一种淡水螯虾)感染,囊蚴进入人体后会穿过肠壁,移行至肺部发育为成虫。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痰液中可能带血,若成虫移行至脑部,还会引发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

四、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

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核心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彻底煮熟肉类和水产

• 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需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确保无血丝、肉汁清澈;

• 淡水鱼虾、溪蟹、小龙虾等必须彻底煮熟,避免食用醉、腌、涮等未完全加热的方式;

• 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 注意饮食卫生

• 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尤其是野外水源;

• 蔬菜水果食用前彻底清洗,避免被污染的水或土壤中的寄生虫卵感染;

• 接触生肉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

3. 定期检查与及时治疗

• 若食用过未熟透的肉类或水产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肌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饮食史,以便进行寄生虫相关检查(如粪便检查、血液抗体检测等);

• 确诊寄生虫感染后,需遵医嘱服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吡喹酮等),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美味的肉类和水产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病从口入”的风险也暗藏其中。寄生虫感染往往病程长、症状隐匿,一旦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养成“彻底煮熟再食用”的习惯,既是对味蕾的负责,更是对健康的守护。记住:面对生腌、刺身等“诱惑”时,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